】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活檢交給“小膠囊”,采集樣本穩又准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7:58:15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使用時,活檢膠囊機器人首先從肛門進入結腸,在外部磁場的驅動下在腸道內運動,通過視覺圖像傳輸探尋并靠近可疑組織,移動觸發器操作端中的滑塊就可以進行觸發采樣。同時,顯示面板可以實時顯示觸發力度,以確保采樣安全。

  在人體消化道疾病中,結直腸癌是一個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而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准”。它可以讓醫生直觀地看到結直腸裡的病灶,并取活檢獲得病理診斷。傳統結腸鏡會給患者帶來不適感,而膠囊內窺鏡又無法進行活檢采樣。

  近日,以天津大學為首的科研團隊提出了活檢膠囊機器人的新型活檢采樣策略,在采樣中,結直腸軟組織可以被高速旋轉的鋒利刀片取走,避免組織撕裂。該成果發表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機器人和仿生系統》上。

  結腸鏡檢查是腸癌篩查診斷“金標准”

  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肺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明顯上升趨勢。“不過相比其他惡性腫瘤,結直腸癌也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通過結腸鏡篩查,就能及早發現腫瘤的存在,并且可以直接取出病理標本,這是X綫、CT等其他影像檢查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天津市人民醫院肛腸外科(女子肛腸科)主任陳碩說。

  在檢查過程中,內鏡醫師將一根直徑約1厘米、長度約140厘米的腸鏡從受檢者肛門插入,循腔至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是否有病變。如果結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息肉,一般大於0.5厘米的,醫生會建議可以行內鏡下切除術。

  “盡管結腸鏡檢查被奉為結直腸癌診斷‘金標准’,但在臨床上,仍有大量患者不願意進行結腸鏡檢查。”陳碩說。

  《2018胃腸鏡篩查認知與行為調研報告》中就曾指出人們不願意做腸鏡的幾點原因,其中大約44%的人害怕腸鏡所帶來的不適感、33%的人擔心儀器會對消化道造成損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