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活檢交給“小膠囊”,采集樣本穩又准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7:58:15


 

  “而且傳統結腸鏡也有一些禁忌症。”陳碩舉例,如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腹主動脈瘤、急性腹膜炎,以及腸穿孔等急性重症疾病的人,是禁止做結腸鏡檢查的;女性妊娠期和經期也不適宜進行結腸鏡檢查。

  為膠囊機器人增加活檢新技能

  “膠囊內窺鏡也稱膠囊機器人,利用膠囊機器人進行腸胃、食道等部位的檢查是未來消化道疾病篩查的主要發展方向。”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宋智斌介紹。

  只要吞下一顆小小的膠囊機器人,它們就可以展開一場奇幻的人體旅行,并且在消化道中拍攝數十萬張高清圖像,清晰地傳送到醫生眼前。檢查結束後,膠囊機器人就會隨腸道蠕動被排出體外。

  據了解,膠囊機器人的研制起源於上世紀末,從第一粒膠囊機器人首次進入人體拍到消化道圖像後,膠囊機器人就開啓了高速發展模式。可以說,它是典型的醫工交叉學科研究的成果。

  膠囊機器人采用先進的圖像采集技術以及射頻無綫傳輸技術。而且近些年,隨著圖像技術的進步,膠囊機器人采集圖像的像素不斷提升。目前還有的膠囊機器人采用雙鏡頭設置,視角達到驚人的344°,智能變頻幀率4—35幀/秒,分辨率達到360×360,可幫助醫生輕鬆看清胃腸內壁表面組織的細節。

  根據膠囊機器人在人體的運動方式不同,其主要分為依靠腸道蠕動的被動膠囊機器人和通過外部磁場牽引的主動膠囊機器人兩種。

  “最初的膠囊機器人都是被動的,就像是隨波逐流的小船,走到哪拍到哪,因此難以全面獲取胃腸的圖像信息,易出現漏檢現象。” 宋智斌說,“而主動膠囊機器人則通過外部引導,可以‘指哪拍哪’,因此能更全面地獲得胃腸圖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