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潛心多年,創新研究通心絡干預動脈粥樣硬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9-19 08:30:40


(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說到團隊與通心絡膠囊的“緣分”,張運院士回憶道:“對於通心絡的研究,其實起始於20年前。當時團隊開展的研究項目想要觀察有哪些已知的藥物可以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並通過動物研究收集一些客觀證據,因此想找到一個代表性中藥。而彼時通心絡膠囊被發現有抗心絞痛作用,於是便被團隊選為研究對象,與辛伐他汀進行對比研究。”

  張運院士團隊所在的心血管實驗室為教育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持續致力於心血管重構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張運院士坦言,事實上,當時選通心絡膠囊是帶有風險的,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一中藥是否真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療效。但源自於一個博士研究生的興趣,實驗室開始了由研究者發起的對通心絡膠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科學研究和探索。

  興趣是最好的引路者。初次探索收穫了較好的結果,也進一步引發了團隊深入研究的興趣,2009年,張運院士團隊開展的“中藥通心絡劑量依賴性增強易損斑塊穩定性:與大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比較研究”的論文在國際權威醫學雜誌《美國生理學雜誌》全文發表,其結果表明,通心絡膠囊能夠有效縮小斑塊體積、降低斑塊破裂風險,從而降低心梗、腦梗的發生風險。

  通心絡干預動脈斑塊研究獲重大突破

  研究團隊並沒有滿足於此,又開展了一系列臨床研究。其中,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完成的“通心絡膠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後心肌無復流的臨床研究”顯示,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降低了心梗術後心肌無復流發生率,縮小心肌梗死面積。但當時仍缺乏通心絡膠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大規模、多中心、隨機、雙盲的臨床研究證據,直到後來CAPITAL研究的問世,為通心絡膠囊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循證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