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網評:美國是世界經濟動蕩之源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5:14:35


 

  此外,在傳統製造業萎縮和金融業擴張等因素影響下,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美智庫政策研究院報告稱,1990年至2021年,美國億萬富翁的總體財富增長了19倍,而同期中位數財富只增加了5.37%。貧富差距擴大導致美國社會撕裂程度加深,加劇了政治極化。2021年1月,美國發生震驚全球的國會山事件。

  掣肘重重,困難太大,讓美國當局沒有足夠的意願、信心和能力推行結構性改革。印鈔和舉債成為擺脫經濟困局甚至製造“經濟繁榮”為數不多的路徑選擇,逐漸導致勞動生產率增長不足、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也引發了如今40年未見的高通脹。

  政策調整 自私任性

  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元是全球主要國際貨幣,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具有巨大外溢效應,是影響世界經濟的重要因素。

  歷史上,美國宏觀經濟政策每次大幅調整,往往引發世界經濟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動蕩。在美國實行寬鬆貨幣政策時,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誘使其大量借貸美債,吹大資產泡沫。當美國開啟緊縮政策,則給新興市場國家造成資金外流壓力,引發匯率動蕩、泡沫破裂,甚至導致債務違約。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多國因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外溢效應,形成對流入外資的高度依賴,投資者為尋求更高收益率而大規模進入新興市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於2013年5月份暗示,美聯儲可能很快放慢購債步伐,引起市場恐慌並導致新興市場出現資本外逃浪潮,股、債、匯市普遍走弱,迫使相關國家央行加息以抑制資本外流,繼而付出了影響經濟增長的慘痛代價。

  如今,相似的情節再度出現,而區別在於美國此次寬鬆體量前所未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