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網評:美國是世界經濟動蕩之源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5:14:35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暴發後,美聯儲迅速實施零利率加無限量化寬鬆政策。2年內相繼出台4份大規模支出法案刺激經濟,總規模達6.3萬億美元,力度之大、頻率之高歷史罕見。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2021年2月撰文稱,美國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需快速調整財政和貨幣政策加以應對。

  快速政策調整尚未落實,通脹勢頭已難遏制。

  2021年5月,在物價出現明顯抬頭的情況下,美聯儲卻不斷釋放“通脹暫時論”信號,聲稱物價高是因為供應鏈不暢,只要解決了勞動力供應等問題,通脹就會迎刃而解。然而,經濟運行自有其規律,並不會遵循美國貨幣當局的一廂情願。通脹愈演愈烈,連續創40年新高,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也站上了歷史高位。

  加息,乃至採取更加激進的收縮貨幣政策,成為美聯儲習慣性選擇。

  今年3月16日,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正式開啟貨幣緊縮周期。5月4日,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6月15日宣布再次加息75個基點,從6月1日起縮減規模近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以“迅速採取行動使通脹回落”。

  市場普遍認為,要使通脹實質性消退,當前的緊縮力度遠遠不夠。但是,美國的政策空間十分有限,已成騎虎難下之勢。經濟增長動力日漸不足,大幅激進加息對本就前景不明的經濟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在美聯儲5月4日宣布加息次日,納斯達克以近5%的劇烈下挫表明了資本市場的態度。

  種種信號讓市場開始普遍擔憂,美國很可能重現20世紀70年代滯脹困局。彼時,美國出現了高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並存的經濟現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伯斯法爾德認為,“這種持續震蕩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遭遇‘類似於1970年代經歷的那種情況’”。甚至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局與50年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