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俄烏戰爭性質、影響與中國的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00:24:12


 
  (二)對中國有利之處

  所謂有利當然不是指戰爭本身對中國有利(實際上中國是俄烏雙方的朋友和最大貿易夥伴,且戰爭造成的大量傷亡和財產損失令中國深感痛心,更使全世界面臨巨大危險),而是說它讓中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有了新機會。第一,中國是唯一沒直接或間接捲入戰爭的大國,交戰雙方都更重視對華關係,全世界都看重中國的勸和促談作用。中國依據俄烏衝突的歷史經緯和是非曲直採取公正的中立立場,雖遭到西方批評,但贏得了許多國家的認同。中國的重要性使美國主動就此與中國溝通。第二,戰爭引發的制裁與反制裁的雙輸博弈給中國提供了充當世界經濟之中流砥柱的機會。比如,對抗雙方都更重視與中國經濟合作,這些都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動蕩中的穩定作用。第三,印度看到中俄關係因俄烏戰爭而更緊密,故開始緩和對華關係。俄羅斯一定程度上是中印關係的“粘合劑”。第四,在美國同時遏制中俄且以中國為頭號對手的形勢下,美俄矛盾激化到爆發戰爭的程度,美國把如何利用這場戰爭搞垮俄羅斯當作國家安全戰略的當務之急,這至少短期內會牽制其印太戰略的有效實施。這就是所謂“新戰略機遇”。第五,俄烏戰爭為40多年沒實戰經驗的解放軍提供了不少經驗教訓。第六,在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雙重打擊下,世界經濟加速滑入滯漲,世界面臨更不確定的未來,而中國的疫情基本被控制且沒捲入戰爭,是唯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綜合國力繼續快速增強的大國。這有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對中國智慧的考驗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戰爭新變局,如何化危為機、變中求機,是對中國智慧的考驗。筆者認為,抓住新變局中可用之機,努力使戰爭不利影響最小化,關鍵是把堅定維護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與靈活運用外交策略巧妙結合起來,既平衡此次衝突涉及的三條原則之間的矛盾,又把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這三條原則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安全不可分割、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第一、第三條屬於國際法基本原則,是中國一貫強調的國際法則。第二條是全球化時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中國首倡並得到廣泛國際認同的“共同安全觀”的體現,即一國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前提,地區安全不能靠擴張軍事集團實現。此外,需把握好原則適用性與歷史原由性間的平衡,即根據衝突本身是非曲直和歷史經緯表達立場,避免一味套用原則或過分強調歷史經緯而有失偏頗或陷入站邊的窘境。換言之,中國既要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原則,又要突出這場戰爭的歷史原由,從而既在主權原則上支持烏克蘭,又在安全原則上支持俄羅斯。在停火止戰的問題上,中國既要依據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呼籲以和談緩和衝突、結束戰爭,反對拱火、澆油,反對一味制裁,又不要直接充當調停人;既支持俄烏和談,更要呼籲美俄會談。在防止歐洲再次陷入戰爭的問題上,中國應呼籲有關各方在相互尊重和安全不可分割的國際關係準則的基礎上,通過磋商、談判達成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全歐安全機制。所謂平衡即俄烏雙方和歐洲及北約的安全關切要平等受到關注和保障。

  結語

  無論這場戰爭何時結束、如何結束,世界再也回不到戰前了。雖然這場戰爭被預測到了,但其進展出乎人們預料,更無人知曉它何時和怎樣結束。正如馬基雅維利所言:“戰爭可因你所需而啟,卻不如你所願而終。”占壓倒性軍事優勢的俄羅斯因各種原因而陷入苦戰,在付出巨大傷亡後陷入戰爭泥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戰爭升級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因此,這場戰爭的結束時間、結局和未來影響難以準確預測。但是,筆者認為:由於這場戰爭實際上是俄羅斯以國運對賭美國霸權,雙方都輸不起。這場改變世界的戰爭正在使世界陷入“新冷戰”。

  註釋:

  ①鄭保國:《關於全球化的幾點思考》,《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第37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