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俄烏戰爭性質、影響與中國的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00:24:12


 
  面對戰爭的危險,歐洲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自保,增強自身防務成為當務之急。對美國不無疑心的歐洲既在短期內更靠北約保護,又在中長期內必尋求安全戰略自主。瑞典和芬蘭考慮加入北約。與俄有世仇的波蘭除加強與美軍合作外,宣布把軍費提升至GDP的3%,把陸軍擴充一倍至30萬。法德更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連中立超200年的瑞士也放棄中立,給烏克蘭提供武器。最值得關注的是以往不願擴軍備戰的德國的防務政策突變,戰爭爆發後,德國立即援助烏克蘭幾千枚反坦克導彈。德國總理朔爾茨隨即宣布,德國今年將追加1000億歐元軍事預算,且今後每年軍費將超過其GDP的2%。

  第二,俄烏戰爭使中美俄“安全大三角”進一步趨向中俄聯合抗美的“安全兩極化”。

  中美蘇(俄)大三角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決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力量結構,其演變總體上決定著國際安全局勢的變化。作為冷戰後軍力前三甲,美俄中三角關係30年的演變反映了世界格局從美國單極獨霸向中俄聯手抗美的新兩極對抗的演變。戰爭爆發後,美國在全面對俄制裁的同時繼續誣衊、打壓中國,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接連踩“紅線”(如高級代表團訪台、繼續對台售武等),致使美俄關係徹底破裂和中美關係繼續惡化。中俄進一步強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成為不是盟友卻勝似盟友的抗美夥伴。因此,俄烏戰爭爆發後,中美俄大三角安全格局明顯向中俄聯手抗美的新兩極對抗格局轉變。

  四、俄烏戰爭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俄烏戰爭對中國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和兩方面的復雜影響:面臨更大外交壓力和中長期內更險惡的國際安全環境,但獲得了難得的短暫機遇。

  (一)對中國不利影響

  中國既與戰爭爆發無關也沒間接捲入,但很難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免不了多方面不利影響。第一,美國主導的西方利用其國際話語優勢,指責中國知道俄羅斯將發動戰爭而不加勸阻甚至充當其同謀,從而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第二,戰爭對中國經濟有負面影響:一是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增加中國經濟增長成本和生活費用,推高通脹率;二是戰爭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干擾並加劇國際供應鏈緊張,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外部循環構成威脅。第三,中歐關係面臨考驗,可能會停滯甚至倒退。第四,已陷入經濟困境的俄羅斯若再陷入戰爭泥潭,“後普京時代”俄羅斯政治和社會動亂對中國很不利。若此,中國將陷入美國主導的東西兩大聯盟的包圍。第五,戰爭對兩岸關係乃至兩岸統一不利。雖然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灣與主權獨立的烏克蘭在國際法上完全不可比,但在地緣政治上有相似性,即兩者都有重大地緣戰略價值,因而分別被美國當作遏華和遏俄的頭號棋子。因此,台當局藉戰爭之機誣衊大陸並加緊與美日勾連。俄烏戰爭沒對“台獨”構成威懾,也沒使美國放鬆對華遏制,反而令美日台勾結更緊,從而使中國統一大業面臨更大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