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俄烏戰爭性質、影響與中國的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00:24:12


 
  一、俄烏戰爭的性質

  戰爭不僅是政治的繼續,而且是政治的極端形式。戰爭具有最強烈的政治屬性,是敵對的最高形態。在現代文明社會,戰爭還具法理屬性,即戰爭是否合法。因此,戰爭常包含正義性與非正義性,或曰交戰方或戰爭參與方往往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由於判定一場戰爭的性質取決於判定者的政治立場,故交戰國及其緊密相關方對同一場戰爭的性質一定有不同判定,而其他各方出於外交立場或利益考慮往往迴避這個敏感問題。就烏克蘭戰爭而言,俄烏雙方皆認為自己是正義方而對方是非正義方。俄羅斯為數不多的盟友如白俄羅斯、敘利亞和朝鮮完全贊同俄羅斯的觀點,而反俄的西方及其追隨者和同情烏克蘭的許多國家認為俄羅斯是侵略者。也有不少國家持相對模糊的中立立場,既沒支持也沒反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

  與不少國家一樣,中國沒有公開判定這場戰爭的性質,但這不意味著判定這場戰爭的性質無學術意義。馬克思主義戰爭理論和當代國際法都認為戰爭可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即發動戰爭的一方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認為:反殖民主義戰爭、反種族主義戰爭、反侵略戰爭、民族獨立戰爭、階級解放戰爭或革命戰爭等戰爭是正義戰爭,即為爭取民族獨立、種族平等而發起反殖民主義、反種族主義的獨立戰爭的一方和為獲得階級解放而發起革命戰爭的一方以及發起衛國戰爭的一方都是正義方,而他們的對立方都是非正義方。換言之,殖民戰爭、種族戰爭、反革命戰爭、侵略戰爭等戰爭屬於非正義戰爭,即這些戰爭的發起方是非正義的。此外,狗咬狗式的帝國主義戰爭也是非正義戰爭,交戰各方皆屬非正義。歷史上的宗教戰爭也屬於此類非正義戰爭。按照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當代國際法,戰爭正義與否,與國家主權原則密切相關,而與意識形態無關。判定戰爭是否正義、合法,一是看它是否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二是看它是否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因此,侵占別國領土或顛覆別國政府等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戰爭以及干涉一國內戰的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而反侵略戰爭或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戰爭以及安理會授權的戰爭是正義戰爭。但是,實際上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些戰爭難以定性。一是一些因領土領海糾紛而起的戰爭難以準確定性。比如,基於歷史依據而收回領土的戰爭,即使得不到大多數國家支持,也難以將其定性為非正義戰爭,同時也很難說它是正義的。二是國家主權原則和民族自決原則這兩個當代國際法基本原則存在矛盾。一方面,種族平等、民族自決不可傷害國家主權,另一方面也不可以維護國家主權為由施行種族清洗、民族歧視或壓迫。因此,發生在多種族、多民族主權國家內的種族戰爭、民族戰爭或民族獨立戰爭往往難以判定其正義與否,如1993年爆發的波黑戰爭和1999年南聯盟內爆發的科索沃戰爭。這兩場戰爭本屬內戰,但西方憑藉強大話語權和軍事優勢,認定強勢方的塞族和南聯盟政府對弱勢方的穆斯林施行種族清洗和民族壓迫並大肆武力介入,嚴重侵犯兩國主權,致使科索沃依民族自決自行宣布獨立而南聯盟事實上被分裂。三是特殊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發動的戰爭也是非正義的。比如,1950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缺席時,在敵視蘇聯、新中國和金日成政府的美國操控下,聯合國授權美國率領聯合國軍介入朝鮮內政的戰爭就是非正義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