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俄烏戰爭性質、影響與中國的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00:24:12


 
  可見,給烏克蘭戰爭定性很難。按照西方的反俄立場和就事論事的邏輯,此戰無疑是俄對烏的侵略戰爭。表面上看,的確如此。俄軍進入烏克蘭,侵犯了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兩國間大規模戰爭由此爆發。按照國家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國際法原則,俄羅斯是非正義方,維護國家主權的烏克蘭是正義方。但是,從美俄矛盾和俄烏矛盾的歷史經緯與戰前烏克蘭東部及俄烏邊境局勢看,此戰不可這樣定性。理由有四:一是上世紀末,美國主導的北約違背不東擴的承諾,經過五輪東擴,其邊界在波羅的海地區已與俄羅斯接壤,並準備接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入盟,從而徹底消除與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帶,以遏制其重新崛起。二是北約在靠近俄羅斯的地區部署大量進攻性武器和頻繁大規模軍演使俄西部安全環境日趨嚴峻。三是此次戰爭爆發前,美英等北約國家不斷給烏克蘭提供軍援並與它搞聯合軍演,把烏克蘭變成了北約的戰略夥伴。四是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仗著北約支持,斷斷續續與烏東兩州親俄武裝交火,甚至把炮彈打到俄境內。俄羅斯指責烏克蘭一再違反“新明斯克協議”並縱容其新納粹組織“亞速營”對俄族實施種族滅絕,聲稱出兵是為了對其實行“去納粹化”和“去軍事化”。因此,無壓倒性證據和充足理由判定烏克蘭戰爭的性質,即俄烏雙方誰正義誰非正義的問題。為避免這場戰爭是否正義合法的難題,依據戰爭發生地或直接交戰雙方的命名規則,應稱之為“烏克蘭戰爭”或“俄烏戰爭”,不宜採用“烏克蘭抗俄戰爭”或“俄侵烏戰爭”的名稱。也不宜用“俄烏危機”或“俄烏衝突”的提法。因為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這場國際政治悲劇都稱得上戰爭,且危機常指戰爭前的危險態勢,而衝突常指包含戰爭在內的各種武裝對抗,其外延遠大於戰爭。

  二、俄烏戰爭的原因 

  俄烏戰爭看似突然,實則是各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原因很復雜,大體可分為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

  (一)表層原因

  概括地講,俄烏矛盾空前激化是戰爭的表層原因。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漸行漸遠,矛盾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終致兄弟鬩墻、兵戎相見。在蘇聯時期,俄烏兩共和國關係就因復雜歷史恩怨時好時壞。普京在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前,既批列寧等前蘇聯領導人錯誤的民族政策為今日俄烏衝突埋下隱患,又指責烏克蘭忘恩負義,與俄反目成仇,迫害境內俄族。具體說,烏克蘭東西嚴重分化,東部自行宣布獨立的兩個俄族占主導的州與政府軍長期交火且戰火向俄烏邊境蔓延,是俄烏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換言之,處於劣勢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請求俄羅斯正式承認其為主權國家並施以軍事援助,以及烏軍偶爾跨越俄烏邊界並對俄邊境的零星炮擊,直接導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