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撤縣設區”須找准有效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1-11-02 08:54:38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撤縣設區一直是個熱點話題。一段時間以來,“撤縣設區”現身於一些地方的“十四五”規劃中,不少城市提出有序推進撤縣設區工作。對於這一問題,人們普遍關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要撤縣設區,有何利弊。二是怎樣實施撤縣設區。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文章表示,這第二個問題更重要。撤縣設區只有找准了有效空間,精准推進,才能發揮巨大作用。

  有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9年,中國的市轄區增加了110個,縣減少了141個,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城鎮化發展的節奏與趨勢。從政策的角度來看,注重發揮大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將一些縣改為區,有利於擴大城區面積、集聚城市人口,提升城市的規模效應,產生帶動能力。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已形成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與大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火車頭”作用明顯。

  文章分析,撤縣設區的背景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部分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化率已達75%甚至更高,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已經“無縣”。第二,中國城市化進入都市圈階段,隨著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實現協調發展的基礎條件日益成熟。第三,城市化政策出現調整變化,對單體城市規模一味擴張有所限制,或影響到部分城市的撤縣設區。

  綜合來看,中國的城鎮化仍處於發展之中,通過撤縣設區等手段促進城市化發展、優化城鎮體系結構仍是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撤縣設區的背景已發生一些變化,實施撤縣設區應更加精准地找到有效空間。

  例如,應適當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撤縣設區。一些省份的省會城市一家獨大,撤縣設區對於該省形成更加合理的省域城市體系結構是有作用的。另外,應支持城區面積過小的區域中心城市撤縣設區。近年來,有些區域中心城市的外來人口集聚較多,但是城區面積小、占市域的比例也小,有的只有10%多一點。在這類城市適當設區,有利於提高人口承載力,進一步做大做強。此外,有的城市空間發展不合理,可適當通過撤縣設區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實現一體化布局發展,提升地區管理能力與效率。

  文章指出,要避免過度運用撤縣設區這一手段。現實中,有的城市想變成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但不能寄希望於簡單地通過撤縣設區增加人口規模、提高城市能級。因為在這一類城市中,有的城區面積已經較大,近年來人口密度沒有較大增加,單體擴大的結果可能會帶來通勤距離增加、生態品質下降、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等粗放發展問題,沒有必要撤縣設區。

  隨著城市群、都市圈的發展,未來需要統籌兼顧經濟、生態、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推動中心城區功能升級,合理控制規模,優化開發格局,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防止城市“攤大餅”,積極破解“大城市病”,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對於一些城市來說,撤縣設區是備選項,綜合論證下來,倒未必是最優項和必選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