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論壇:國民黨的變化與兩岸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00:09:08


 
  “親美反共”。據稱是要延續蔣經國路線,然而,這是否衹是部分擷取?經國先生力倡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等,如果沒有納進來,和民進黨的差別何在?

   “反共不反中”。這其實是賴清德於去年十二月先提出來的,如果國民黨跟隨附和,品牌優勢會在誰的手裡?而且把交往和溝通對象當作反對的對象,那麼連戰所建立、事實證明績效顯著的國共平台,未來怎麼運作下去?是利是弊?全球各個政府沒有不以中共為對話對象的。 

  “一中兩國”。這其實逾越了“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有關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的定位,會不會變成和民進黨進行“台獨”比賽”?而且1999年的李登輝“兩國論”,曾把兩岸帶到軍事衝突邊緣,美國為此一度準備自台撤僑。

   “反對統一”。國民黨黨章的序言和第一條,都載明追求國家統一,這也符合“憲法”和兩岸條例定位的當前兩岸處於“國家統一前”,那麼所謂反對統一,便與黨的理念不合,除非多數黨員認為應該顛覆位階高於政綱的黨章,這就等於另立一個黨了,如何衡量選票的得失?

   “九二共識過時”。理由是九二共識已經28年了。然而,凡是作為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除非一方蓄意推翻,否則就沒有過時的問題。中美關係始於上海公報,迄今48年;中日關係始於建交公報,也已48年;台美關係立足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到現在40年了。這都比九二共識更久遠。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形勢的變化,雙邊關係必然不斷調整,但是這和改變原始的政治基礎,是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無法相提並論。

  由上可見,黨內要求的調整兩岸論述,若思慮不周、論述不全,包括所謂黨名“去中國化”,勢將引起更多分歧。如果黨名刪除中國兩字,總理遺囑、國父遺囑還能夠維持嗎?當國民黨和民進黨一樣,把中國視為外國,那麼中山先生在遺囑中說的-“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國民黨何須再為“中國”去求自由平等?一旦走到這個地步,黨會比較團結還是製造分裂?黨會壯大還是萎縮呢?

   以求同存異為精髓的九二共識 最有利於發展良性互動的兩岸關係

  我的看法是,台灣政情變化多端、迅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不可能一成不變,但是起碼要注意的,首先是符合“憲法”。黨內人士對此也多所提及,既然如此,九二共識就是從“憲法”產生的,當不要九二共識時,直接面對“憲法”的一中架構、統一目標,會比九二共識更容易辯護嗎?我推斷大陸反而歡迎國民黨明白訴求一個中國、國家統一,但這更不會是主張廢九二共識者的用意,所以調整兩岸論述必然要非常周全,倉促而急於求變,就不是該有之法。其次,單方論述和雙邊共識是兩回事。基於單方需要的論述調整,一旦改變了雙邊既有的共識,那麼除非是決定放棄國共關係、放棄兩岸關係,否則單方論述就不應危及雙邊共識。馬英九即指出,調整論述固有需要,但“需北京同意”,這就道破了關鍵的所在,否則白忙一場,卻會什麼也沒得到。再者,國民黨應該強化和平論述。兩岸和平、對等溝通、和諧交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等等,相信都比短期激情的反中抗中,更能經得起中長期民意的檢驗,國民黨應該著力於此,未來四年再對比兩岸升高對立對抗給台灣帶來的衝擊,包括損害經濟效益和國際活動,國民黨才有機會贏回多數民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