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導致現有產業鏈的顛覆及變革,催生新的產業、產品和服務,創造出新的崗位。”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認為,回看歷史上的每次工業革命,既會破壞一些就業崗位,也會創造出大量新的崗位。有了拖拉機代替農民耕地,農民可以流動到城市務工;又比如電商衝擊了實體店經濟,但壯大了物流產業,帶來快遞員群體的激增。
人工智能的出現也能有效緩解用工結構性短缺的局面。“我國適齡就業人口每年減少數百萬人,預計‘十三五’將減少約2000萬人,2030年前後將出現勞動力供給不足,人工智能的替代是一條彌補途徑。”鄭功成說。
那些被解放出的勞動力該去哪兒呢?“現在我們每天工作8個小時,如果以後借助人工智能,我們3個小時就能完成任務,那剩下的5個小時,就可以去做自己更喜歡、更有意義的事情,創造新的財富。”賴德勝認為,人可以尋找新的定位和職業,把最重要、最高級的任務留給人類自己,這才是資源集中和高效智能的社會。
積極擁抱——
做好社會財富再分配,社保制度要消除勞動者職業標識差別,個人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總體上屬於不可逆轉的好事,可以討論其發展領域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千萬不可因其替代了部分勞動崗位而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首先要正確看待人類和人工智能的關係。林元慶認為,幫助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是人工智能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雖然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們完成一部分工作,但人的智慧才是社會生產活動的主宰。”洪小文指出,目前,在創造力方面人工智能沒有任何進展,“人類智能+人工智能”“創新算法+計算”才是潛力無限的組合,是人工智能走向更強之路的最佳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