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傳統的工廠流水線有很大區別。“比如給水瓶安裝蓋子,如果只是機器重複加裝動作,並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只有機器操作隨著水瓶不同的方位和姿態做出相應調整,並對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做出正確反應,才稱得上是人工智能。”林元慶說,人工智能也不等於機器人,它既能有形,也能無形,將智能滲透到了各個環節,並非一定有實體依托。
之所以能對就業產生衝擊,是因為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做的就是比人好。“比如安檢、看病理切片和監控視頻審核,再如通過收集數據進行優化,這些工作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相對枯燥且對人來說容易出錯,交給人工智能更為高效。例如,可穿戴式健康產品就能把人體數據上傳,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去分析,幫助人們盡早發現健康隱患。”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舉例。
中國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基於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和特點,未來人工智能對就業的衝擊可能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基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勞動成本的需要。如製造業中智能機器人對生產流水線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統對手工作業的替代等。
二是基於風險與質量的需要。用人工智能填補勞動者自然退出的高風險崗位或短缺崗位,特別是采掘、高空、探險及其他危險性很高的作業,以及對精密度要求高的崗位。
第三類是基於生活和樂趣的需要。比如家政機器人、情感陪護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企業特別歡迎我們。”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濤運用人工智能幫助東莞一家企業解決了手機蓋板缺陷檢測難題。張正濤說,企業都精打細算過,在速度上,人工檢測一片手機蓋板缺陷需要十幾秒,而機器看一片只需要3到5秒,效率提高2至3倍。同時人工的漏檢率為5%,而機器只有2%左右。“而且原來需要企業員工在強光下用肉眼來辨別缺陷,極大損傷視力,現在終於有望把人從‘血汗活兒’里解放出來了。”
不過,現階段人工智能並非“萬能勞動力”。在一個真正實現人工智能的工作場景中,傳統勞動者並未被驅離,只是改變了角色而已。“仍然需要人類對人工智能的表現進行監控,進行情報采集與分析,以及開展預測性的實驗與評估,引導性的過程管理與控制。”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