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台媒近日發表社論稱,台灣十多年來經濟成長日益疲弱,民間消費日益低迷,投資率更是屢創新低,這些現象皆與島外就業互為因果。島外就業改善了民眾的就業問題,也呈現了島內的經濟困局。
文章摘編如下:
台相關單位於日前發布台灣島外就業人數,這份數據顯示目前台灣赴島外工作人數有72.4萬人,島外就業人數持續成長,只可惜這份數據只追溯到2009年,因此看不出島外就業對台灣勞動市場影響的全貌。
島外就業最早引起注意在2005年,這一年從家庭面的調查顯示台灣就業人數首次升逾1000萬,勞動市場頗為熱絡,但廠商面所查得的受雇人數卻依舊冷清,兩者一熱一冷,相當不合理。
按理說,家庭面與廠商面的統計是人力供需的兩面,一方雇用熱絡,另一方才有工作可做,兩面的數據應該一致才是,但是2000~2005年的統計卻出現此一矛盾。這6年家庭面統計的受雇人數增加近60萬人,而廠商面的受雇人數僅微增1萬人,歷年任何時期從未出現如此大的差距,而造成此一差距只有兩種可能,其一,台當局統計調查出了問題,兩份數據必有一份估錯了,其二,島外就業人數在這6年快速成長。
很多人會問:這兩份統計的矛盾幹島外就業底事?概而言之,依家庭面調查,不論你到天涯海角工作,都計入就業人口,但廠商面調查只統計島內的上班人口。在島外就業不多的1990年代,這兩項統計如響斯應,亦步亦趨,一旦島外就業升高,這個亦步亦趨的均衡便會被打破,2000~2005年兩項數據的矛盾,其反映的就是這個現象。
雖然從這兩面矛盾的數據透露出島外就業出現巨變,但到底島外就業人口有多少?並無法依據現有資料估計,台相關單位於2005年立即展開研究,歷經12年才於日前公布了2015年民眾赴島外工作者為72.4萬人,其中以赴大陸工作占58%,穩居榜首。
可惜的是,這份統計公布後並未引起各方關注,各家報紙也僅輕描淡寫,殊不知島外就業人數升高正說明了近年島內就業機會流失日趨嚴重,也說明了近年島內失業率的改善,有極大比例是來自島外就業的貢獻。
(來源:浙江微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