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江雨:推進“一帶一路”,實現體系內崛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9 18:02:22


 
  1904年麥金德在其著名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中將世界政治力量劃分為陸上力量和海上力量,陸上力量的主要源泉在於廣闊的亞洲中心地區,麥金德稱之為“歷史的地理樞紐”。麥金德斷言, 控制樞紐地帶的大國相對於海權國家來說處於優勢,其安全固若金湯。“一戰”以後,麥金德將樞紐地帶更名為“心臟地帶”,其範圍被他定義為包括了從日德蘭半島到愛琴海一線以東的整個歐洲部分,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也位於“心臟地帶”以內。

  麥金德認為“心臟地帶”是海權國家鞭長莫及的,不僅戰略上無懈可擊,同時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富有能源、礦產資源、原材料和農產品。麥金德由此推斷,“心臟地帶具備了成為世界權力的根本中心的潛力。而開啟這一潛力的根本途徑是現代化的通信系統,這在20世紀早期意味著要修建鐵路”。他甚至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中斷言,“任何可能的社會變革,似乎都不會改變它和它生存的巨大地理界線之間的基本關係”。今天如果麥金德被要求修訂這一理論,他大概只會說應該修建更多更快的鐵路和機場。

  麥金德的理論當然只是一家之言,在他之後也有學者提出邊緣地帶理論,認為歐亞大陸的沿海地區才是世界政治力量爭奪的中心,而以後的世界歷史發展也昭然若揭: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並不在歐亞大陸,而最接近完全控制“世界島”的蘇聯其實很脆弱,最後解體了。

  但平心而論,這不改變劃分海權和陸權及世界政治力量空間分布的分析方法的巨大而恒久的意義,而其實隨後的歷史發展也並不必然能證偽麥金德的理論。換言之,歷史上雖然還未出現通過控制“心臟地帶”而稱霸世界的國家,並不等於以後不會有。

  這大陸“心臟地帶”理論和中國有何聯繫?傳統上德國和俄國被認為是最關注“心臟地帶”統治權的大國,但麥金德本人很早就對中國的角色表示過警惕,儘管他只是擔心中國被日本利用,因為當時的中國尚處在列強侵凌之下。他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中聲稱,“假如中國被日本組織起來去推翻俄羅斯帝國,並征服它的領土的話,那時就會因為他們將面臨海洋的優越地位和把巨大的大陸資源加到一起一一這是占有樞紐地位的俄國人現在還沒到手的有利條件,構成對世界自由威脅的黃禍”。

  在這個意義上,麥金德作出了一個重要預測,為以後的西方地緣政治學者時時提起,即一個強大的中國,由於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而具有特殊的地緣優勢,如果能染指“世界島”’那麼將會把陸權和海權結合起來,構建世界權力的主要中心。中國積弱百年,這一點因而一直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但中國可能睡獅猛醒,因而也還有這種可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1949年建政以來從來沒有公開宣示過自己的地緣戰略。在學界,麥金德的理論長期處於被批判的境地。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隨之而來的軍事力量的大幅度增強,加上與某些大國和周邊國家的衝突也在日漸頻密,中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地緣戰略,開始成為國內討論和國際上猜測的一個議題。

  當代國際社會並不是沒有秩序。相反,它有著一個相當穩定的國際秩序,包括政治上基於雅爾塔體系而建立的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政治秩序和國際經濟上以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為基本理念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