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例子太多了,包括兩岸關係改善、免簽證國的大幅增加,有很多馬政府可以講的政績。但是為什麼這些政績,與反映出來的民調不能成正比?這就是我一開始發言,我內心最大的感觸是,如果國民黨要趕快拉回支持度,希望年底不要選得太差,就要好好把丟掉的藍軍、這些原來支持你的選民,他們心裡到底想什麼,對你有什麼不滿,兼聽則明,做出必要調整。國民黨要有戰力,不能再給人軟弱的感覺。
藍軍的選民,也還一直認為,票投給你,國民黨有六、七十席,民進黨只有四、五十席。每次只要十幾個人霸佔主席台,國民黨就束手無策。我自己就思考過一個問題,主席台一定要在那個位置嗎?只要全部的人都圍在那裡的時候,不能夠指揮議事人員,在議場另一端另立一個主席台,等到人家再包圍過來的時候,已經找人圍好防堵牆了,也可以開會。但嚴格說“立法院”的議事效率,已經不是哪ㄧ個政黨戰力的問題,而是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遊戲規則已然破壞,這個破壞力已經影響到“國家”發展問題。
2014選舉輸的一方 不必然代表2016一定輸
對於2016,我相信在年底選完之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討論。我同意剛才幾位評論員說的,2014選舉的結果,輸的一方不必然代表2016一定輸,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到底是骨牌效應還是鐘擺效應理論。中間還涉及到馬不再選了,將來兩黨要想佈局2016的候選人,在2014這一仗,他們一定傾全力輔選。但是,雖然我們一開始提到,2014七合一選舉除了台北市長之外,其他的選舉是比較地方型。但六個院轄市長與市議員層次的選舉,與整個政黨的大氣候還是有牽連。我記得新黨一九九幾年最盛的那一次,國民黨氣勢就被掃掉了,那時新黨在台北市選得非常好。
我非常關心國民黨與新黨、親民黨的互動,林老師有提到很多國親新之間的問題,其實新黨與親民黨之間也有問題,尤其在高層的部分。甚至有些人認為新黨在台北市不會輸給親民黨。但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馬與國民黨的聲勢下跌,在媒體上被罵到臭頭的情況下,從一個政黨角度,親民黨內部當然有人會認為有機可趁,可壯大自己。甚至你說柯醫師,他也盼望與國民黨以外的勢力結合,他是不是已經接觸了?那被接觸的人也要衡量,這種接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相信這都是在政治場域中,操作合縱連橫要去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