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房附近缺公立學校
搬家前,徐先生一家住在豐台馬官營附近一個新樓盤,購房前,開發商承諾小區配建幼兒園,業主孩子上學有優惠。入住後,隨著開發商撤出小區、物業公司更換,優惠承諾並未兌現。
徐先生開始打聽周邊的幼兒園,“全是一些在附近村裡隱藏的民辦園。”堅定徐先生換房決心的,是他考察完自家附近的小學後。“離家最近的只有一所民辦校,每天聽不見學生早讀,看不見孩子做操,相對較近的育英小學又不在片兒裡。”於是,他到教育資源豐富的東城區斷斷續續看了2年房。
2011年,徐先生花了220萬買下位於體育館路附近的這所老房子。“附近有四五家小學,三四所中學。”徐先生覺得,雖然沒有很多名校,“但至少孩子能上一所好點的小學,中學的選擇也多些。”
孩子升入初中就賣房
2年前,康先生把家從朝陽區工大附近搬到了海淀區中關村一所1991年的老房子,“60多平米,沒裝修,260萬,房價是以前房子的2倍,但它是中關村三小的學區房。”
康先生把朝陽區的房子和老家石家莊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都賣了,還向親友借了幾十萬,終於用兩套房的房價買了一套“學區房”。
如今,康先生的孩子在家附近的幼兒園就讀。每年,他都會關注中關村三小的劃片範圍,“還不錯,歷年都沒被劃出去過。”對於未來劃片變化的風險,康先生表示願意承擔。除此之外,這套房子的市值也讓康先生寬心,“當年我買時均價4萬多,現在漲到8萬多。”他還有一個長期打算——等孩子升入初中,就把房子賣掉,“這麼貴的價錢,住著‘太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