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科院:樓市調控難度增大房價不會大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8 18:21:30  


 
  謀求“過冬”

  藍皮書指出,在冬天來臨時,房地產企業有由“競爭”轉為“競合”的趨向。大量開發商採取聯合拿地的方式,一方面滿足開發企業分散市場風險、破解資金困局的需求,另一方面保證了開發企業規模增長的要求,以及通過拿地獲得今後開發收益、合理配置公司資產等目的。

  以北京為例,2011年全年北京市公開市場共成交住宅類地塊60宗,企業聯合拿地達到17宗(其中三、四季度分別為6宗和5宗),聯合拿地比例接近30%;而在2011年出讓的總價超過10億元的14宗重點住宅地塊中,有11宗地塊為合作取得,開發商抱團現象明顯。

  另外,眾多房地產延續前年動作,加速轉型,尋求行業內的新增長點抑或開拓行業外新領域,尋找突圍之路。

  近年來,參照成熟經濟體房地產業發展路徑,標杆開發企業紛紛進入商業地產領域並加大對持有型物業的投資,而頻繁的商品住宅調控進一步加速了這一進程。就連原本多次重申將持續專注於住宅開發領域的萬科也於2009年年底宣布進軍商業地產領域,目前萬科旗下在深圳、上海、東莞、西安、北京等地的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總投資額已超過200億元。

  根據“十二五”規劃,自2011年起的5年內全國將新增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其中絕大部分將以新建的形式供應。對地方政府而言,無論是從減輕資本金籌措壓力還是從加快供應速度的角度出發,都歡迎開發企業參與保障房的配建或代建。目前,萬科、恒大、綠地、龍湖、遠洋等大部分一線開發企業均已大規模參與保障房建設。

  作為民生工程,保障房代建環節的微利顯然不足以形成驅動企業進入的力量。為推動保障房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在政策上設定了一定的激勵機制,包括信貸支持和土地政策的傾斜以及其他方面的補償。因而,企業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除完成用地出讓中配建的要求外,多從拓寬融資渠道、培育或維繫政府關係的角度考慮。如當前各地方的城投公司及地方國有開發企業希望依靠地方融資平台緩解自身資金難題。

  與2009年、2010年眾多“不務正業”的央企、電商、食品企業瘋狂湧入地產業的行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2011年起,多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企業開始涉足其他行業,許多非地產主業的企業紛紛削減開發投入甚至退出。

  2011年,北京有217家外資房地產企業退出市場,全年有473家房企在北京注銷。在部分熱點城市,一些開發商退出房地產市場。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水井坊、宏達股份、恒順醋業等16家“涉房”的非房地產上市公司撤離樓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