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交往中存在變與不變 對策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7 00:28:36  


 
  (一)加強與台灣民眾交流,尤其是和南部台灣的接觸。人民作為兩岸交流的主體,應當也是必須發揮其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兩岸交往各個方面有序推進,取得了不菲成績。但兩岸交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誠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樣,台灣民意出現“橄欖型”走向和政黨價值取向逐漸趨同,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大多數兩岸同胞沒有參與到兩岸交流中來,因而導致了兩岸人民之間不瞭解,產生了一些誤解。尤其是南部台灣,不論是官方還是民眾對兩岸交流的積極性不高,使南部台灣逐漸成為兩岸交流中的短板。筆者認為,若能加強與台灣同胞尤其是南部民眾的交流,獲得他們支持,那麼兩岸交往中各種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並能將某些因素由不利變有利,促進兩岸交流的健康發展。

  在未來兩岸關係的交往中,大陸應該高度重視台灣同胞尤其南部民眾在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深入台灣基層,體察和瞭解大部分台灣民眾的心聲;在制定兩岸政策的時,應該著重考慮到台灣大部分民眾的意願。以溫和、理性、漸進的方式加強與台灣民眾溝通,能夠有效地改變並逐步讓台灣民眾由消極的主張維持現狀、不排斥統一,轉為積極的追求互利雙贏、實現國家統一。

  (二)漸進式開啟兩岸政治交流與對話,最終達成和平協議。既然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共識,那麼推動兩岸交往全面發展特別是政治接觸是未來必經之路,簽署和平協議穩定兩岸長久和平更應當成為兩岸同胞共同與最大祈願。多年來,兩岸政治層面的接觸與交流仍然不盡如人意。兩岸在政治交流方面難以逾越老舊曆史框架,將政治交流的步伐停留在黨際和非官方的交流與合作。顯然,這對於配合兩岸交往情勢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兩岸關係不斷朝著有利於和平方向發展與改善,另一方面在台灣政黨輪替成為常態,國民黨執政存在變數的情勢下,兩岸更應該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漸進式推進兩岸高層直接對話與交流,逐漸向簽署和平協議目標邁進。近日,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在被問及馬英九如果連任成功,有沒有可能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時,他表示:“兩岸之間,不排除一切可能性”。(注12)在兩岸交往最順暢時期,兩岸更應該共同營造有利於政治交流的環境,儘早展開政治談判,簽署和平協議,將兩岸和平發展願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兩岸政治交流應遵循一個漸進式過程:官方交流——領導人對話——政治談判——和平協議。

  (三)努力發展經濟,完善民主政治體制,增強兩岸關係發展後勁。政治哲學上常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意思是說只有經濟發展好了,政治才能隨之跟進;若經濟處於低迷不景氣態勢,根本談不上政治。現實主義學者也認為:“實力決定著哪個國家(地區)佔據上風,若兩者實力相當則地位就平等了”。(注13)直接點出了實力在任何事物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應當努力發展經濟並使其成為推進兩岸關係改善的發動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