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交往中存在變與不變 對策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7 00:28:36  


循序漸進,開啟兩岸政治交流與對話。
 
  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李登輝執政後期,其“台獨”本質日益暴露。特別是在民進黨上台後,陳水扁大肆推動所謂“正名”、“制憲”運動,甚至廢除“國統綱領”,停止國統會運作。執政八年間,陳水扁當局一再挑逗兩岸關係的敏感神經。為遏制“台獨”勢力猖獗活動,避免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2005年,胡連會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五項共識,這不僅對扭轉兩岸緊張局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也揭開了兩岸交往的新篇章。2008年以來,不論是胡錦濤總書記還是馬英九,甚至蔡英文,都在公共場合多次表示要牢牢把握住和平發展主題,推動兩岸交往持續健康有序進行。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兩岸交往最重要的基礎和保障。

  (三)兩岸之間各種交流從未間斷。兩岸不僅有歷史與文化上的溯源,還有著共同的血脈。推進兩岸各種交流是社會發展之使然。縱觀兩岸歷史發展長河,不論是過去還是當今,兩岸交流從來沒有因內戰或是外國入侵而中斷過。兩岸交流根本不存在間不間斷的問題,而只存在範圍大小和熱絡程度的問題。國共對峙時期,雖然兩岸交流視窗少之又少,但是與對方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是一種政治必要。當時,兩岸僅僅依靠第三方(外國或國際組織)和遊走於兩岸間的“中路人”作為兩岸當局傳達資訊的橋樑。且不論兩岸交流管道的多少,但是至少能證明在那個階段兩岸仍然是有溝通和交流的。隨著兩岸和國際環境的重大變化,兩岸直接、雙向溝通力度加強、交流範圍擴大勢不可擋。1980年前後迎來了兩岸交流史上的第一個春天,大批台灣同胞紛紛回鄉探親訪友、台商登陸投資發展迅速,一時間成了兩岸交往的熱潮。為繼續保持兩岸交流良好勢頭,兩岸雙方先後成立了准官方性質的海基會海協會,以處理兩岸交流產生的各種問題。海基會海協會作為兩岸間首個事務性協商平台,在推進兩岸更全面、更深入交流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成功訪問大陸更是掀起兩岸交流的又一波瀾。2008年下半年後,兩岸兩會的會談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得以恢復,並就一系列兩岸交往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達成協議,尤其是2010年兩會簽署ECFA後,兩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文化、旅遊等交流不斷推進與完善,把兩岸交流推向了另一波高潮。

  (四)民進黨“台獨”路線從未放棄。人所共知,兩岸交往中的最大阻力是來源於民進黨,尤其是民進黨一味地堅持“台獨”路線,致使共民兩黨至今都無法開啟交流與合作。1986年民進黨正式成立,在其黨綱中主張:“依照台灣主權現實獨立建國,制定新憲,使法政體系符合台灣社會現實,並依據國際法之原則重返國際社會”。(注11)此後,民進黨“台獨”黨綱一直以來是影響兩岸關係正常發展最大絆腳石。1999年為了騙取中間選民支持,贏得選舉,又制定所謂《台灣前途決議文》,荒謬地宣稱“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民進黨這些自欺欺人的做法不僅無法打開兩岸交流的新局面,還會將兩岸關係帶入不確定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