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打工子弟學校“末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4 11:00:58  


 
  何中山是個建築工,經常在工地上一住就是幾個月,他老婆是個園林工人,每天早5點出門上班,晚7點才到家,河南老家的父母又已經去世,沒有人可以接送孩子。他只能考慮老家的寄宿制小學,儘管孩子很不願意離開父母和北京。

  何勝利班上原本有50多個同學,8月20日上課的只有10多人。“有的同學回老家了,有的轉到其他學校去讀了。”他說。

  在海淀區,4所關停學校3200多名學生,被承諾將被分流到5所公立學校,待遇與京籍學生相同。

  東升駕校大院內的外來戶,以往很多孩子就讀紅星學校,學校被拆後,3公里外的昌平區打工子弟學校來招生,很多家長都在振華、明欣等學校報了名。這些學校有校車,入學不需要“5證”是最吸引的因素。

  家長們並不知道分流學校———石油附小北校區後來入學也不用5證了。孫曉光帶著10歲的雙胞胎兄妹去看了之後有些動心,公立學校不收學費,但交通問題沒法解決,她在考慮是否要搬家。

  被拆除的新希望學校的學生家長趙振坡,8月20日這天也來到石油附小。他家住新希望學校旁,周圍並無其他打工子弟學校可以選擇,到分流學校沒有公交車,騎車要四五十分鐘,這讓他犯難。

  而且,作為紅星學校和新希望學校的分流學校,石油附小北校區能否接收兩所學校總共2200多名學生?學校方面並沒有明確作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