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旅客撐起港零售業 市民“減食”抗通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2 08:40:03  


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達313億元,按年升28.8%,珠寶首飾或攝影器材熱銷。(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香港零售市道暢旺,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達313億元,按年升28.8%,扣除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升22.2%。零售業看似生意滔滔,但零售管理協會認為只有旅客喜好的消費品如珠寶首飾或攝影器材等“旺場”,最影響民生的魚、肉、蔬果等食品,在通脹升溫下市民需“減食”抗通脹,“肉都不捨得吃”,令食品銷量不升反跌。協會指出,有關情況已響起警號,但旅客帶動個別商品“市旺”,扯高整體租金,業界難免加價,生意難做下小商店或結業收場,打工仔飯碗難保。

  電器攝影器材 銷貨勁升80%

  香港文匯報報道,6月份零售業表現突出,按類別分析,銷貨量升幅最大的是電器及攝影器材,按年升近80%,其次是雜項耐用消費品,亦升74.6%,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則升45.6%。但市民生活必須的各式食品,“價升量跌”的情況進一步惡化,6月份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銷貨價雖然微升1.8%,但只反映通脹驚人,實際銷售量卻急跌10.3%,其中如新鮮或急凍魚、肉類,銷貨量竟按年急跌15.2%,蔬果銷量也跌2.7%。零售業界直指情況不尋常,反映通脹下市民選擇食物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甚至需要“減吃肉”省錢。

  港府發言人表示,6月份零售業受惠於本地消費需求和旅客消費表現暢旺,銷情保持強勁增長,相信旅遊業繼續蓬勃,加上本地市民消費意慾和收入改善下,零售業務持續向好。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钜威認為,零售業6月數據升幅驚人,可能與今年內地無舉辦奧運及世博等大型活動,內地旅客轉到香港消費帶動數據上升有關。他預計,未來半年有關情況仍會為香港帶來輸入型的通脹。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攌指出,銷貨量升幅較銷貨值低,反映通脹持續惡化。她坦言零售業雖受惠於內地客豪爽消費,市道看似暢旺,但旺區租金升幅驚人,中環2000呎商舖月租高達70萬元,令商戶被迫加價彌補成本,但市民整體消費力卻未必同步上升,已聽聞屢被批評加價的快餐業,有商戶已指“加無可加”,再加價只會“趕客”,不加價卻入不敷支,正陷兩難局面。

  街尾舖臨結業 危及市民飯碗

  麥瑞攌表示,港人雖謹慎消費,但料在內地客豪消費下市道仍可一直旺至年底,惟營運環境惡劣,部分非旺區、專做本地客生意的“街尾舖”面臨結業,反映在成本急升、通脹高企下生意難做,憂慮最終有更多商戶無利可圖無奈結業,危及市民飯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