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黃肇松:兩岸四地合建華文文化網路平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3 00:34:13  


 
  總之,在網路媒體革命時代,建立一個有理想、也有操作可能性的“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已出現契機。但是否能真正落實,一方面要各方面人士深入探討,另一方面,也值得各方有心人士努力落實。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此一平台能順利落實成立,除了強化日常的文化新聞的報導和論述,關切兩岸四地及全球各地華文、華語文化工作者現況之外,要如何結合所有媒體真誠的推動文化產業,筆者認為重點如下:

  網路平台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一、全球華文媒體合作的觸媒-中文產業
  我們常看CNN、WNBC及BBC的新聞,除了吸收信息,瞭解世局外,多少也帶著一點學英文的附加價值,英文是強勢語言,不得不學。但是,如前所述;有一陣子“韓流”襲捲大中華地區,確實令我們汗顏,南北朝鮮人口不足七千萬,卻靠著各類傳媒成功推銷韓文、韓劇及韓國文化,全球使用中文的華人超過十四億,使用華語者也都超過十億,我們卻還沒有把它產業化。當今,全球有超過四千萬的各國人士在學漢語,有一百多個國家四千多所大學在教授中文;漢語水平認證考試,在四十多個國家設立近兩百個考點。全球中文教學的年產值,保守估計超過十億美元,這正是全球華文媒體︱不管是傳統媒體或新興媒體的強項,我們是靠文字維生的,這也是兩岸四地華文媒體合作的最佳觸媒,如何推動,值得在構建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時深刻思考。最重要的是把中文當文化產業,千萬不要當成爭取向心的統戰工具。

  二、兩岸四地媒體的共同資產-文化創意產業
  當前,兩岸四地民眾的生活型態越來越近,但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差異仍在,尤其談論政治仍甚敏感。那麼,什麼是兩岸四地媒體合作的共通資產呢?我認為是文化創意產業,值得華文媒體合作開發共創商機,更藉此充實中華文化的內涵。

  文化創意產業包羅甚廣,涵蓋了文學、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展演設施、工藝、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廣告、設計、設計品牌時尚、建築及建築設計、數位休閒娛樂、創意生活、文化休閒觀光等等。英國在二十年前,文化創意產業年產值不到十億美元,就業人口約兩萬,而現在年產值已超過三百億美元,就業人口超過三十萬人,媒體的推動與宣揚扮演重要角色。放眼望去,與中華文化及華人生活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正等著兩岸四地媒體攜手合作推動。相信,這也是兩岸四地未來最重要的產業,不容忽視。這正是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可以大施拳腳之處。

  三、文化網路平台的試金石-促成兩岸故宮聯展
  因為現實的政治制約,兩岸四個故宮: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南京博物院(故宮南遷文物收藏在此地),迄今無法正常交流,當然是兩岸人民在文化上的一大缺憾。“全球華文文化網路平台”如能落實成立,似可將促成四個故宮舉辦聯展,作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試金石,這不只是全球華文文化盛事,更是全球文化的大事,如能促成意義非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