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灣難任意簽署FTA 兩岸很棘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7 00:39:48  


兩岸簽ECFA後,並不代表台灣可以任意與其他國家(包括與大陸建交國家在內)商簽FTA而大陸無權過問。
  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特約作者 楊立憲)6月29日,兩岸兩會在山城重慶簽署了舉世矚目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這是兩岸關係60年來發生的最大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意味著兩岸經濟關係從此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朝著正常化暨合作互利雙贏的目標邁出重要步伐,必將對兩岸關係產生多方面全方位的深遠影響。

  ECFA後的兩岸關係將何去何從,現已成為熱門話題,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ECFA的簽署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大體搞定,下一步應將政治議題提上議事日程。此系“先經後政”邏輯的自然推理。還有一種說法是:兩岸政治談判除了要先搞定MOU(《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和ECFA,還要具備島內達成共識和國際社會接受兩個要件(見台灣學者趙春山2009年10月發表的“三項準備”說)。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ECFA簽署後表示,兩岸處理政治問題的時機和條件還不成熟,應爭取一個足夠長的歷史階段,讓兩岸人民在這個階段中進行深度互動,未來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思考如何解決兩岸最難解決的問題。馬還委托榮譽主席吳伯雄向大陸表示,希望兩岸雙方“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見中新社北京2010年7月12日電)主張“台獨”的台灣民進黨及泛綠陣營人士則認為,ECFA讓台灣掉入“一中市場”的陷阱,必須對ECFA展開“十年抗戰”,一旦重新執政,將發動全民公投否決之。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吳伯雄時表示:ECFA的簽署,再次表明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只要雙方良性互動、平等協商,就能夠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也能夠為逐步解決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難題找到可行辦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希望國共兩黨都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出發,通過增進互信、求同化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見胡錦濤會見吳伯雄時的談話,出處同上)顯然,未來祖國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目標是:鞏固政治互信、厚植共同利益、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良性互動、求同化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