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立憲:“雙英辯”蔡英文輸在哪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4-30 00:33:55


雙英辯蔡英文輸了,輸在她跳不出民進黨的“台獨”意識形態窠臼。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作者 楊立憲)“雙英辯”結束了,馬英九的表現好評如潮,民意支持度開始提升,藍營鬆散的士氣開始凝聚,對馬的信心開始增強,對年底五都選舉獲勝有了更多的憧憬。反觀綠營,懷疑者有之,埋怨者有之,氣急敗壞者有之,幸災樂禍者亦有之,證諸了“成王敗寇”的古理。

  有人將蔡的辯論表現輸馬歸結為“像教授不像黨主席”,例如表情太嚴肅,沒有面對觀眾,論述太專業,語言不生動,缺乏輔助看板和必要的肢體語言,沒有抓住馬的論述弱點窮追猛打。也有人歸結為雙英信息不對等,馬當局沒有提供足夠的數據資料,使蔡對全盤情況掌握受限。還有人認為蔡第一次參加這樣高規格、高矚目度、高政治議題的朝野政黨領袖辯論,缺乏經驗,有些緊張,自不如曾多次參加這類辯論或大型政見發表會的馬英九輕鬆自如老練,等等。

  從技術層面看,這些說法多少有些道理,如果蔡英文事先的準備更充分些,表情更放鬆些,語言更大眾化些,增加一些輔助手段,訴諸民眾的不安全感小題大作,不遺餘力地攻擊對手,效果一定會不同。不信,看看陳水扁、謝長廷們在大選中慣用的操作手法就知道了。

  然這樣的套路用在“雙英辯”中是否仍有效是值得懷疑的。因為經歷兩次政黨輪替,經過陳水扁貪腐事件,台灣民眾對這種操作極端民粹的手法已心生厭倦,期待朝野政黨能就重大公共政策進行公開辯論,說清楚講明白各自的立場主張,讓民眾冷靜理性地進行對比和選擇。蔡英文勇於接受“雙英辯”,在這方面是得分的。總結“雙英辯”操作技巧上的經驗教訓固然也有必要,但僅止於此,實未真正找到問題所在。客觀地說,蔡英文在“雙英辯”開始之前就已經輸了,主要輸在她跳不出民進黨的“台獨”意識形態窠臼,以及由此必然導致的閉關自鎖的保守心態。而馬英九之贏,主要在於其對簽ECFA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可控性論述全面,論據有力,輔之以必要的辯論技巧,故更具說服力並得到民眾認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