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足石刻:世界石窟造像的瑰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0:11:56  


中華文化中的儒、釋、道三教思想在大足石刻中顯示了融合的結果,大足石刻精美的石雕和宏闊的釋學典義令人震驚,沉寂於深山和歷史歲月中的青燈古佛終於重新光耀世間。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光明日報刊載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黎方銀的文章《大足石刻:世界石窟造像的瑰寶》,內容如下:

  【入選理由】

  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九世紀到十三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哲學思想和風土人情,是天才的藝術傑作,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

  ——世界遺產委員會

  【詩詞名句】

  石壁巍巍接上台,玲瓏樓殿鑿岩開。三千諸佛雲中現,百萬神仙海上來。岩穴有龍常噴水,洞前無獸不生苔。梵宮寂靜人稀到,石砌禪房絕塵埃。

  ——(明)賜進士重慶府通判豫章游和書

  層巒石里透靈泉,誰鑿蓮花漾佛前。照耀金光雲影淨,岩前又喜見諸天。

  ——(明)忠州刺史楚人戰符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的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足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被國家及地方有關部門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等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