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足石刻:世界石窟造像的瑰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0:11:56  


 
  北山位於大足縣城北5里處,在唐末五代時期是當地擁兵割據的軍閥韋君靖的軍寨,其山綿延如臥龍,鼎盛時期曾“築城堡二千間,建敵樓二百餘所,周圍二十八里。糧貯十年,兵屯數萬”。北山石刻最集中是在佛灣,共有240餘龕,匯聚了自唐末到明末的各個年代的造像,其中精品迭出,美輪美奐。

  各類表現佛教經典及時代信仰神人的造像更是比比皆是,尤以觀音造像為多,堪稱“佛教藝術的殿堂”,讓觀者置身其中,猶如進入一個佛教講堂,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 

  著名金石學家馬衡曾對《韋君靖碑》嘖嘖稱讚,認為其彌補了唐末五代時期川中地區一段歷史的空白;而另一塊更為學界所稱道的《古文孝經碑》,是國內發現的唯一的古文孝經實物,其思想文化與歷史價值十分珍貴。至其中的轉輪經藏窟,中心柱直達窟頂,石壁各面都開鑿有菩薩、戰將形象,神采各異,栩栩如生,蓮花祥和,刀斧生威。

  此外,還有極為民俗化的數珠手觀音形象,頷首而立,裙裾飄舞。其他各類表現佛教經典及時代信仰神人的造像更是比比皆是,尤以觀音造像為多,堪稱“佛教藝術的殿堂”。

  寶頂山位於縣城東北35里處,其造像主要分布在大﹑小佛灣。其中,大佛灣是大足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整體開鑿於南宋1174—1252年間,由當地僧人趙智鳳傾70餘年之心血組織營構。整個佛灣呈馬蹄形,在長約一里的範圍內,以中國式的形象和手法雕刻有牧牛圖、華嚴三聖、千手觀音、釋迦涅槃、西方淨土、父母恩重、地獄變像等等,既有表現清靜雅潔,香樂裊繞的佛家仙境,又有表現刀山火海、剖腹開膛的地獄慘象;既有捧塔聳立的文殊普賢,弟子林立而橫臥之涅槃釋迦,亦有中國意境的田園牧人、醉漢孝子、倚門父母,如彼如我,望之心戚。整個格局類似一個佛教密宗道場,讓觀者置身其中,猶如進入一個佛教講堂,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