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關於文化典範的熏陶。一個文明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文化典範。文本經典也是一種文化典範。此外古代的建築,包括宮廷建築、百姓民居、佛道教的寺廟和道觀,大量的地下發掘文物,以及各種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能夠流傳到今天的,許多都是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典範。還有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也是文化典範的代表。中國是講究人物的國度。三國人物,魏晉人物,盛唐人物,晚清人物,都是有特定內涵的人物群體。我們通過和這些文化典範的接觸與對話,接受文化典範的熏陶,是文化傳承和重建文化傳統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三是禮儀文化的熏習。禮儀文化的提倡,可以喚起人性的莊嚴,可以幫助人們恢復對傳統的記憶。中國是禮儀之邦,可是實事求是地講,當代中國也是禮儀文化流失得最多的國家。禮儀的核心是一個“敬”字,所謂無敬不成禮。所以孔子說:“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朱熹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禮以敬為本”。禮敬,禮敬,如果沒有了敬,禮就不存在了。因此中國人的習慣,拜佛也稱做“禮佛”、“敬佛”。其實“孝”的內核也是一個“敬”字。孔子認為如果沒有了“敬”,人類的“孝”和犬馬的“能養”便無所區別了。如果聯繫我們的節日慶典和日常生活,隨處都可以看到禮儀缺失的情形。比如中小學生的校服,大都是質量很差的運動裝,根本和校服不是一回事。校服必須是禮服,國家典禮、學校開學和畢業的典禮,以及學位的授予等莊重的場合,學生應該穿上校服,又好看又精神,很合乎禮儀。
總的來看,百年中國以來的文化傳統是處在流失與重建的過程之中。我說的文本的經典閱讀、文化典範的熏陶和禮儀文化的熏習,是重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一些必要途徑。包括於丹對《論語》的解讀,我個人也並不輕看,因為她旬日之間把儒家最基本的經典《論語》送到了千家萬戶。當人們對傳統的文本經典已經陌生的時候,她讓大家對《論語》重新產生了一種親近感。她幫助普通民眾拉近了與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距離。
我的願景是,希望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國,同時也走向自己文化的深處,是世界的中國,同時也是中國的中國。這次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