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處在流失與重建過程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6 00:06:59  


 
  回歸原典:國學和經典閱讀 

  百年中國以來的文化傳統是處在流失與重建的過程之中。文本的經典閱讀、文化典範的熏陶和禮儀文化的熏習,是重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一些必要途徑,行之有效。 

  晚清民國以來的百年中國,是我們民族的固有文化傳統解體與重建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隱含著、存在著兩個真實的問題,即第一,到底如何重新詮釋自己文化傳統的價值?第二,實際上存在一個民族文化的重新認同問題。因為從清末到民初到五四乃至後來,長時期唯西方是舉,只知有“西”不知有“東”,而且經常的口號是:“要與傳統徹底決裂”,結果使得中國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嚴重流失,流失到自己不能辨認自己。 

  九十年代初期,我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有過一次文化對話,後來發表在我主編的《中國文化》雜誌上。金先生是有名的文化社會學家,他長期致力於現代化問題的研究。他說,中國文化二十年代不想看,八十年代看不見。上世紀二十年代,反傳統的思潮呈壓倒之勢,對傳統當然不想看。可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化傳統大面積流失,即使想看也不容易看到了。是不是現代化必然要告別自己的文化傳統?人們發現,東亞的一些國家並不是如此。比如日本,雖然早期也有過“脫亞入歐”的潮流,可是後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自己的傳統保存得相當完好。甚至比我們的現代化先行一步的台灣,也沒有和中華文化傳統徹底脫離。早幾年到台灣的時候看到濃濃的人情味,傳統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呈現於當代社會的,的確少之又少。所以“中國和自身脫離”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五四反傳統,主要檢討的是社會的主流文化,文化的大傳統。五四精英、上一個世紀的文化先進,他們雖然不留情面地批判傳統,但他們本身又是受傳統熏陶的有十足中國文化味道的從業人員。胡適反傳統算是很激烈了,但他的身上,仍然保留有十足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他們那一批人很小就留學國外,甚至十幾年、幾十年在國外,但他們不發生文化失重的問題,文化的根始終在文化中國。像陳寅恪先生在國外的時間非常長,到過很多國家,但是他的文化關切、學問的中國文化根基,始終沒有變。1961年詩人吳宓自重慶赴廣州探望寅恪先生,他的印象是:“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張,毫未改變,即仍遵守昔年‘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中國文化本位論)。”(《吳宓日記》續編,1961年8月30日條,三聯書店版) 

  我們文化的小傳統,即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後來也在相當一段時間遭到了破壞。我們一兩代人都是在大小傳統齊遭毀損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很少有機會接受傳統文化典範的熏陶,從而成為民族固有文化的缺氧者。特別是動亂時期,提倡學生揭發老師、子女揭發父母、同志揭發同志、街坊揭發鄰裡,全民大揭發,中國人的人性尊嚴喪失殆盡,對社會基本倫理價值的傷害是難以想象的,也是難以彌補的。我認為這個影響直到現在也不能說已經完全成為過去。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政府和民間做了許多重建傳統的努力,取得的成效昭昭可睹。但由於長期與傳統脫節所造成的文化斷層,一時還不能完全找到與傳統銜接的最佳途徑。人們看到的大都是比較淺層的模仿或沒來由的懷舊,而缺乏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層底蘊。 

  我認為當今文化傳統的承續與重建,有三條途徑比較行之有效。第一是文本經典的閱讀,第二是文化典範的熏陶,第三是禮儀文化的熏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