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的新一代進步力量遲早會出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00:22:22  


 
  簡吉一生給予我們的啟示

  看完全書以後,我閉目沉思:簡吉事蹟的意義是甚麼?對我們有甚麼啟示?對台灣和兩岸關係的未來會有甚麼影響?我初步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簡吉所從事的是農民運動,反帝、反侵略、反封建、反壓迫,本質上屬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部分。南方朔在序言中,談到了簡吉所從事的農民運動的時代背景,那是日據中期,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由於蘇聯“十月革命”,中國“五四運動”,以及日本社會主義運動等的後續影響,最後使“台灣人民的反殖民及反壓迫也走向了現代的階段”。當時台灣僅有600萬人口,而簡吉主導成立的“農民組合會”會員竟達240000人,可以直接指揮者達100000人之眾,聲勢十分浩大。設若不是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台後的重兵壓境,簡吉所領導的進步力量,即具有新時代特徵的台灣農民運動,非常可能奪取政權,那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台灣問題了。

  (二)台灣中南部,是具有光榮的農民革命運動傳統的地區。簡吉出生在台南,他領導的農民運動,就是以南部的台南、高雄、嘉義、彰化、屏東為基地,逐步向中部、北部、以至全台灣擴展的。他長期從事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後來才轉向反對貪污腐敗和對人民實行高壓政策的國民黨政權。時值國共內戰晚期,他們遭到了台灣當局比日本殖民統治者更加血腥和殘酷的鎮壓。簡吉所領導的許多農民運動的精英分子,大部是中南部人,都是在“二.二八”事件前後犧牲的,他本人也是在“二.二八”事件後的第四年,即1951年慘遭殺害的。我個人時常在想:為甚麼中南部的許多民眾,至今仍如此強烈地反對國民黨政權?是不是國民黨自己當年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這當然是歷史了,但應如何正確地對待這一段歷史,仍然是值得今天國民黨當局深刻反思的一個重要課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