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的新一代進步力量遲早會出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00:22:22  


 
  簡吉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出生於1903年,這是日本殖民帝國主義者侵佔台灣的第八年。1921年,即18歲那年畢業於台南師範學院,並分配到他的母校鳳山公學校出任教員,是當時該校最年輕的老師。就在這個學校,簡吉發現“那些衣衫襤褸的孩子”,往往“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學校”。他還注意到,“農忙時節,無法上學的孩子尤其多”;“他們要參與大量的勞動,卻無法得到基本的溫飽”;“面黃肌瘦的孩子,在課堂上只能露出被生活過早折磨的疲倦”。這個時候,簡吉已經感覺到:“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實在是農民無法生活啊!”

  日本佔據台灣以後,對於農民的掠奪是非常殘酷的。當時在台灣推行的是所謂“糖業帝國”政策,資本家在“官憲”支援、“員警暴力”支持下,以非常低的價格,強迫農民出租或出售土地,從而佔有了農地。當時發生並且最有名的,是1912年的“林圯埔事件”。日本殖民政府不承認竹山居民的“地契舊約”,將農民歷代開墾的竹林強行租讓給日本三菱會社,因而爆發了農民起義和集體反抗,結果竟遭到殖民當局武力的殘酷鎮壓,有8人被判處死刑。還有,日本殖民當局放領的所謂“官有地”,其實都是些產權不明而實際為農民長期耕種的土地,在這些土地放領給離職的日本官吏和日本移民後,即使原賴以維生的當地農民失去耕地和生活依靠。另有一部分佔有耕地的台農,也只是空有土地“所有權”,而無“使用權”,無論是種植、收購、價格,都是由殖民當局一手包辦。在當時日本的“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下,台灣農民已隨之“無產化”,成了“無生產工具與土地之赤貧的農業勞工”。

  簡吉就是在日本帝國血腥的殖民政策統治下,率領當地農民走上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道路,從此也就成了著名的農民領路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