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千口外國油井矗立南海 兩岸能否聯手開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1 14:47:39  


 
  其實,中國也曾有過與西方公司聯合開採南海爭議海域油氣資源的嘗試。

  1992 年5月,中海油與美國克裏斯頓能源公司簽署了“萬安北-21”合同。5年後,當克裏斯頓能源公司依照合同在南沙群島西部萬安灘附近海域進行勘探時,卻遭到了越南政府的抗議,電纜、管道等也遭到破壞。隨後,中越兩國陷入“口水戰”“外交戰”。1997年4月1日,中國政府主動把“勘探三號”船及拖船撤離了萬安北海域。然而,越南後來卻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與美國埃克森、英國BP石油公司等合作開採我南海油氣田。

  對此,薛力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應,主要是出於大局考慮,並不是沒有能力組織區塊招標聯合西方公司開採。”

  多重因素增加南海維權難度

  “我退他進”的局面,令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形同虛設,南海周邊國家實際執行的是“擱置與中國爭議,共同與西方開發 ”。在既成事實的基礎上,南海國家才敢於跟中國叫板。李金明教授認為,相關國家在開發我南海資源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外匯,再用這些外匯購買武器裝備,反過來再強化對我南海海域的侵佔。這事實上已經成為南海國家掠奪我海域的具體思路。

  李金明教授還指出,“越南、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國家通過與西方石油公司的合作,把美國的利益和軍艦都拉攏過來,以形成對中國外交和軍事上的掣肘。”

  無疑,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在南海維護主權的難度。甚至有悲觀者認為,中國已經不可能再拿回那些美麗的南海島礁了。

  大陸台灣聯手開發爭議海域? 

  8月12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宣佈,將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一對一進行海外油氣探勘合作。雖然勘探海域遠在澳大利亞,但基於同屬因南海問題牽涉的“六國七方”,台灣在馬英九上臺後,多次與大陸“配合”主張對南海的“主權”,人們不禁猜測:兩岸有無可能在南海問題上共同攜手應對?兩岸企業界的合作又能否成為聯手開發爭議海域的突破口呢?

  合作15年:兩岸聯合開發走向南海

  “大陸和台灣事實上合作開發石油已有15年曆史,雙方都很低調。”據中國能源網總裁韓曉平介紹,國民黨重新執政前,兩岸的合作領域基本在台灣海峽附近,近一年來,雙方合作的範圍在擴大,也開始涉足南海區域,“這是因為兩岸的政治互信加強了,而且近年國際油價飛漲也讓雙方企業合作的動力更加強勁”。

  兩岸的合作始於1994年,當時中海油與台灣“中油”舉行了第一次會談,並達成兩點共識:一是雙方依商業原則處理事務;二是雙方就技術人員及相關研究資料進行相互交流。

  是年10月,台灣“中油”開始以子公司OPIC(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名義與中海油合作探油,次年在台南盆地和潮汕凹陷海域進行聯合勘探。2001年,中海油與台灣“中油”在維爾京群島成立子公司“臺潮開發公司”。

  而兩岸在南海開發上的初步接觸是在2002年,當年8月中海油與台灣“中油”簽署協議,在南海的南日島盆地聯合開髮油田,表示在“對等互惠,不談主權”的原則下進行合作。但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方面一直未予通過,直到去年8月該合作案才獲得馬英九當局同意。去年年底,中海油與台灣“中油”再次合作,並簽署了四項合作協議,計劃在南海和非洲肯亞的油田進行合作開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