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謝明輝:從海峽經濟區看兩岸經貿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1 00:44:43  


 
  簽署ECFA所面臨的內外困境

  然而,台灣對於簽署ECFA的成效卻有諸多質疑聲浪,其中包括對於弱勢產業的衝擊、“主權”退讓的疑慮等等。就實際面來看,這確實是一個經濟議題,台灣最大的外貿競爭力國-韓國,不僅是東協加三成員,包括美國、智利等美洲國家都有與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最大的出口地--中國大陸,不僅是東協加三成員,更與港、澳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儘管台灣於2002年已成為WTO第144個會員,但在自由貿易盛行的情況之下也無法減緩區域整合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以數據來看,2009年初摩根士丹利發表亞洲區經濟展望報告,摩根士丹利證券經濟學家林琰(Sharon Lam)預估,台灣今年出口將比去年衰23%,因此將全年經濟成長率,從0.5%下修至-6%。而東協十國與中、日、韓三國於2010年則將進入貨物零關稅階段,勢必對台灣出口產業造成衝擊與影響,其中包含石化、塑膠、纖維與機械等產業。以石化業為例,今年年初韓國政府已優先調降東協加三等國的石化關稅至6%,而台灣石化業關稅則仍維持6.5%,已對台灣石化產業造成不小的衝擊。2008年金融海嘯已經嚴重打擊台灣經濟,更何況至2010年零關稅開始實施,不難想見台灣產業將可能面臨更大的困境。

  綜上所述,ECFA的簽署確實有其必要性與時效性。然而,就內部來看,台灣對於ECFA簽署與否仍存在許多歧見與質疑;就外部來看,經濟區的整合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且複雜。故兩岸更緊密的經貿合作所涉及的不僅是政治問題需要克服,還包含諸多文化、制度差異等難題,不論是台灣內部政治的分歧,抑或是兩岸間制度、文化差異的存在,所缺乏的都是“互信基礎”。既然對於全面合作仍有質疑,就合作事項來看,ECFA可採“早期收穫制度”;就合作範圍來看,“海西經濟區”可作為兩岸ECFA的先行試點,以建立穩定的互信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