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網評:讓反壟斷成為中國改革新支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9 17:59:22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據3月18日新華網報道,商務部宣布,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未通過反壟斷審查。這一從去年9月以來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和輿論激烈爭議的收購案,權威部門終於給出了明確說法。

  新華網今天刊登評論文章說,儘管自2008年8月1日《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已經收到40起經營者集中申報,其中依照法律規定立案審查了29起,審結24起,但直到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出現,並被貼上外資企業吞並民族知名品牌的標簽,引發輿論和市場的廣泛關注後,《反壟斷法》如何發揮作用才真正進入公眾視野。

  “擊退外資品牌的進攻,捍衛民族知名品牌”,無疑是具有較高炒作價值的新聞點,很多眼球因此被吸引,很多感慨因之而生發。但熱鬧的表象背後,隱含著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演進、走向成熟的軌跡,昭示著未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追求。

  文章說,縱觀其它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的發展歷程,先後都出現了從初期自由市場競爭到逐步形成集中壟斷的現象。這是市場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任何國家概莫能外。為了維護公平競爭,保持市場活力,反壟斷法的出台成為一種必然。自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謝爾曼法》,日本、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市場經濟國家,相繼制定了反壟斷法。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各國反壟斷組織與壟斷企業進行了艱苦卓絕地鬥爭,並強行分拆了一些著名的超級壟斷企業。

  作為美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托拉斯,標準石油公司曾受到美國政府長達20多年的起訴和打擊,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終審裁定標準石油公司壟斷貿易成立,勒令其分成34家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曾長期壟斷美國長途和本地電話市場,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壟斷法對其進行拆分,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公司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等等。強行拆分固然給這些壟斷企業造成了一定損失,但它保護了公平市場機制,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讓被抑制了活力的行業重新煥發出光彩,同時也有利於保持這些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繁榮,其利遠大於其弊。

  基於對我國《反壟斷法》宗旨的準確把握,商務部在闡述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的審查理由時認定:“此項集中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 這一審查結果不僅將對維護國內飲料行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會激發公眾對進一步打破壟斷、推動市場化改革的無限憧憬。

  文章指出,當前,建構在行政壟斷基礎上的一些行業壟斷壁壘,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成本居高難降、勞動效率低下、管理粗放鬆懈的積弊,讓壟斷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難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國際金融危機和社會全面轉型的雙重壓力,讓中國保增長、調結構的任務變得更加急迫。沒有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缺少市場活力的進一步激發,經濟增長、結構調整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加大《反壟斷法》的執行力度,著力在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推進壟斷行業改革。以反壟斷法律武器打破壟斷格局,既是提振經濟增長信心、擴大社會投資的關鍵舉措,也是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

  可口可樂併購匯源案的審查結果表明,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正常商業行為,理應在法律軌道上進行考量。反壟斷法在美國被稱為“自由企業的大憲章”、在德國被稱為“經濟憲法”、在日本被認為是“經濟法的核心”,在世界各國的經濟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反壟斷之劍已經出鞘,必將在彌補市場機制本身不足,促進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會為維持合理市場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供重要法律保障。有了完善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的保駕護航,中國的民族品牌會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國民經濟也會乘勢而上、揚帆遠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