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香港商報今天社評說,這幾天鯨魚訪港,但昨天中國(內地)卻有鯨吞不遂之事。經過連月的仔細審核,國家商務部昨天宣布,依據國家“反壟斷法”,正式否決了可口可樂收購中國匯源果汁。匯源對結果表示尊重,可口可樂聲稱不再提收購。
社評說,由於可口可樂是國際大品牌,匯源果汁又是中國名牌,故有關案例轟動國際商界,而此案也是對去年8月1日通過的“反壟斷法”的最大考驗。與此同時,由於此案被炒作為中國對外資併購態度的一個觀察點,有關當局的裁決極易引發種種猜測、疑慮甚至指摘,影響更為深遠。果如其然,否決收購後,國際上出現種種“關切”意見,甚至責備中國在金融海嘯之下實行保護主義。難怪商務部慎之又慎,昨天更強調事件不涉政治考慮,也不會影響外資投資中國的信心。一組數字頗能說明問題,“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依法審查了29起申報,已審結24起,其中無條件批准23起,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反壟斷絕不盲目,只有真正涉及壟斷、不利公平競爭的申請,才不獲通過。
各界關注是項收購,意見多多本是自然,但牽扯到“抗拒外資”和“保護主義”,刻意針對某國某公司,就未免太上綱上線,完全站不住腳。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吸納外資唯恐不及,何來抗拒外資;而中國也一直公開高調地反對保護主義,並身體力行,故“中國實行保護主義”也不值一哂。事實上,處理今次併購案,中國有關當局自始至終都是從法理角度出發,以市場實情為根據,最後依據“反壟斷法”第28條否決了是項收購。一個國家執行自己的法律,又何必引發風馬牛不相及的聯想呢?反倒是通過今次否決,凸顯了中國切實執行“反壟斷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決心。
社評指,商務部聲明,反壟斷審查的目的就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確,在有效的反壟斷法律和措施下,市場才有良性競爭,才會形成良好的營商投資環境,消費者才會有更多選擇,經濟才會因而提振,這才合乎整體公共利益。今次之所以依法否決有關收購,就是因為收購可能限制市場競爭,導致產品種類減少,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擠壓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等。事實上,通過今次否決,防止壟斷,中國飲品市場會更健康,內外資企業和中外消費者都會因此得益受惠。
或有人覺得,為了區區果汁飲料市場而嚇怕外資,並不值得。然而,更深看,牽一髮而動全身,這絕非果汁那麼簡單。例如製果汁須種植大量水果,一旦出現壟斷,就會涉及農業生產、農村發展和農民生計等問題。豈可掉以輕心?
再說,制訂和實施反壟斷法,不少國家早已有之,中國還是後來者。以美國為例,上世紀初就已通過連串反“托拉斯”、反“卡特爾”等反壟斷法案,大大改善了營商環境。近年,全球電腦巨擘微軟,也多次因壟斷而被歐洲以至美國控告。應該說,美國近百年來繁榮強大,反壟斷法案功不可沒。沒有公平競爭,斷難有蓬勃的商業活力。雖然今次沒有讓可口可樂喝下匯源果汁,卻可以換來中國湧現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果汁,豈不是好事一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