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助匯控須準備非常行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0 15:21:55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助匯控須準備非常行動”的社評說,昨日香港股市出現了歷史未有的震盪:匯控暴跌逾二成而釀成由單股帶動的股災。港股大瀉四個多百分點,折合恒指五百多點,其中匯控跌逾十元至三十三元,成交四十七億,佔了總交易額約一成三。上周匯控已跌逾兩成,故由宣布供股至今已跌去四成二。由於股價與二十八元的供股折讓價日益接近,供股與否已無大分別,或會影響供股計劃的執行。在這震盪之中,匯控及香港當局均有責任為本港長遠利益著想,避免匯控成為金融危機衝擊香港的通道,從而危及本港的金融及經濟安全。

  社評指出,事實上,全球金融體系在危機連番衝擊下已搖搖欲墜。昨日AIG又再度向美國政府發出要求進行第四次拯救,並指如不獲救將拖累全球,包括歐洲的銀行及國際保險行業等。這也非恫嚇之言,事態確如此,在金融高度全球化下,一家大型跨國機構倒下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後果十分難料。去年雷曼倒下,便已弄得香港滿城風雨,何況是規模巨大而與香港有密切關係的匯控,若稍有差池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故各方必須抱著以防萬一之心而有所部署。

  社評表示,近期匯控股價大插水,在上周業績公布後更招來各方批評如潮,特別是本港以外的投資者及評論,態度尤為負面。股價大挫無疑有炒作成分,但也離不開根本因素。觀乎歐美各大銀行均多已迭出事故,股價亦多大挫甚至逾九成者,如花旗便曾由高峰的五十美元以上跌至只約一元。在這極度惡劣的大環境中,匯控亦難獨善其身,股價下跌或已滯後其他同業而須補上。尤令人關注者是透明度不足,許多評論均認為匯控仍有不少毒資產,如英國《金融時報》便有文章指出,潛在虧損還可能有五百餘億美元之鉅。

  由此看來,匯控今後已難免要繼續集資填補資本損失,故不少評論估計在這次一百七十億美元供股後,又將有第二次。無論這次供股成敗如何,看情況未來集資將更為困難,國際市場上已有各國政府,及大型金融及非金融企業巨額的集資需要,對資金的競爭自必劇烈。另一資金來源是主權投入,但匯控已表明不願接受;去年英國政府曾承諾注資,亦為匯控斷然拒絕。事實上相隔數月後,英國亦已能力大減:皇家蘇格蘭及萊斯銀行兩家,已令當局肩負重擔,注資及承保金額以數千億英鎊計。其他主權基金(包括中國在內),亦或已無能為力,或對此類金融資產不敢再問。

  在不利環境中而有急需時,希望匯控要以維持本港穩定為重,不要有損香港匯豐銀行的資產安全:匯控從香港發跡走向世界,港人更以“血肉長城”給予支持。另外,應考慮“棄車保帥”,分拆香港匯豐或恒生銀行股權。在全球銀行國有化大潮下,港府也有必要考慮在非常時期採取非常行動;九七金融風暴,港府也曾斥巨資入市掃股票,證明非常行動早有先例。

  社評稱,從技術上看,恒生作為上市公司,市值千億港元多點,而匯控只佔約六成,在分拆上較易成事。這也符合降低本港銀行業一直以來集中度偏高的問題,令市場競爭更為充分。正如財政司司長及其他高官所說,最壞時刻還未到來,當局實有責任為這時刻做好準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