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粵港合作四並重 政府引導重中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7 09:19:50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粵港合作四並重 政府引導重中重”的社評說,正在北京熱烈進行中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粵港合作成了會上一個備受矚目的熱門議題;粵港澳地區代表、委員的提案、發言因多以此為重點,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粵港合作所佔的篇幅也遠比過去為多,而且內容更豐富、更具體,充分說明中央對有關問題的高度重視。

  因此,可以肯定,兩會之後,粵港合作不論是議題還是行動,都將會“上一個新台階”;而要充分認識這一重要變化,“中聯辦”副主任彭清華昨日參加在京港區人大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可以提供十分有用的參考,不可錯過。

  社評表示,彭清華在發言中指出,過去三十年的粵港合作,成就輝煌,是國際上區域經濟合作的“典範”。

  社評指出,此一說法,對近來因金融海嘯衝擊及粵省產業經濟調整陷入困境、出現悲觀情緒的港資中小企,是很大的啟發與提醒:粵港合作,提升香港、壯大廣東、惠及全國、成就輝煌,不但無須妄自菲薄,更要對粵港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珠三角經濟區的前景抱有充分信心。經過三十年實踐,今天談粵港經濟合作,早已不是什麼“前店後廠”這樣簡單、粗枝大葉的技術性分工互補,而是已經發展到縱橫交錯的多個不同角度,橫的是香港、廣東、大珠三角以至全國不同範疇,縱的則是先抗金融風暴、再及於全國戰略層面,其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在前三十年合作的基礎上,由國家“發改委”編制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對粵港合作的未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明了方向,亟須兩地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落實。這對兩地政府和業界、市民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合作兩方仍是粵港,但兩地、全國以至全球經濟都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未來的粵港合作,不能行舊路,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而是從合作思路、理念、模式到體制,都必須要有一番新的改革與推進,共同構建珠三角經濟區這一遠大目標才有可能達到。

  對此,彭清華在講話中提出了四個“並重”,一是經濟發展與制度創新並重、二是推動經濟轉型與創造優質生活並重、三是合理分工與緊密協調並重、四是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並重。

  社評又說,四個“並重”,一針見血,把未來進一步深化粵港合作的幾個關鍵問題都包括在內了。而對香港特區來說,四個“並重”中,似乎又應以第四個即“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並重”作為“重中之重”。

  社評認為,事實是誠如彭清華所言,所有經濟轉變或發展,最終都是由市場主導而不是由政府來主導,但不能不看到,基於回歸前過去一百五十年英國殖民管治的特殊背景,過去三十年的粵港合作,靠的是市場力量、業界主動,政府作為引導者的角色是很不足夠的,而未來粵港合作將會上到一個新層次,很多問題如無政府代為出頭洽商、統籌、協調,單靠業界、市場本身的力量是難以解決的。對特區政府來說,“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幾時都必須維持,但在深化粵港合作這一大業上,則不妨“應大則大”,偶爾當一下“大政府”又何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