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中國提防兩種保護主義 維護國家權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6 10:58:12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社評說,美國新政府在金融風暴衝擊浪接浪、世界經濟衰退日深之際上台,總統奧巴馬更以求變為號召而成功勝選,上台後對世界局勢及中美關係有何影響,確令人關注。他在接任後急須處理兩件大事:一是穩定美國金融及經濟危局,從而為復甦奠下基礎;二是調整地緣政經戰略,收拾布什留下的反恐戰爭爛攤子。美國的重大政策轉變必將影響中國,同時也都需要中國的積極合作,才可取得較好效果。

  過去美國新政府上台之初,其新政每令中美關係嚴重受損,之後才逐步修補而回復正常化,形成先跌後升之局。前總統克林頓上任之初以人權問題打擊中國,把這與最惠國待遇方案掛勾;布什上任之初則以中國為戰略對手,實行箝制中國政策,海南撞機事更令兩國關係趨於緊張。奧巴馬能否更具遠見而避過這種“歷史規律”尚待觀察,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行將訪華,應可為中美關係的前景透露一些端倪。

  社評指,初步來看美方的姿態可算較為正面:希拉里在日前講話中強調了中國興起對世界及美國的巨大意義,表達了加強與中國對話及尋求合作的意願,更以“同舟共濟”來形容中美關係及其重要性。目前若中美兩國發生較嚴重磨擦,將不會如過往源自人權及地緣戰略方面的因素,而更可能是來自經貿領域。當美國陷於金融及經濟困局中,政府首要任務是盡早穩定大局,故對經貿事務必特別敏感。

  由於形勢嚴峻且事態緊迫,國際間利益矛盾也很易趨向尖銳化及政治化。當前風險最高的中美潛在經貿衝突點,就是美國日益高漲的保護主義。尤其值得關注者是,日前通過的近八千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中,便含有“購美國貨”條文,只是要求實施時要符合美國簽下的國際條約。由於中國未受此類條約保障,故將首當其衝而處於不利地位。近年美國已通過各種壁壘措施(如反傾銷及反補貼等),巧立名目地限制中國產品入口, “購買國貨”條文又可帶來新的壁壘機制。

  社評謂,在上述的傳統商品保護主義外,金融風暴又引發了其他的新型保護主義。近日廣為流傳關於限制本國資金外借的金融保護主義,由於中國資金及外匯充足,故所受影響不大,反而必須十分注意的包括:(一)干預型產業保護主義。在美國帶頭下,各國均對其汽車工業給予貸款等各種支援,實即是變相補貼,並已引起了歐美及歐洲國家間的爭吵。這對中國的新興汽車業亦自有影響,故必須注意此類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及會否向其他產業伸延。

  (二)貨幣保護主義。這是通過國際施壓來迫使人民幣升值,亦即讓美元貶值來增強競爭力。新任財長蓋特納候任時在參院聽證會上,便直指中國操控匯率。日前的G7 財長會議,仍然表示中國應增加匯率彈性和讓人民幣繼續升值,顯見一貫的施壓策略未變。(三)投資保護主義。美國政客數年前曾以國家安全等政治理由,阻撓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

  上述種種保護主義,都是近期考驗中美經貿以至更廣泛關係的重大事項。中國必須密切注視有關事態發展,並及早部署應對之道以維護國家權益。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