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私條款”發酵 多國排斥外籍勞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1:30:46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購買美國貨”的自私條款自問世以來一直飽受譴責,遭到歐盟各國、加拿大和日本等世界多國的抗議。但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自私條款”引發的貿易保護傾向不斷發酵,連加拿大也拋出了“買加拿大貨”方案。這股排外風也不再僅僅局限於製造業和國際貿易領域,而是擴展至就業市場。目前,歐美各國排斥外籍勞工的論調高漲,為保障本國人口的就業,部分國家開始嚴格限制外籍工人。

  保護主義蔓延到就業市場

  環球時報報道,“購買美國貨”條款一直被多國領導人視為“將引發貿易戰”的保護主義措施,對世界經濟復甦有破壞性作用。對這一條款極為敏感的印度工業總會10日還聯合巴西、韓國、土耳其等國商會致信美國國會表示抗議,強烈要求美國取消“購買美國貨”等條款。然而,這項“自私條款”也並不乏效仿者。據路透社10日報道,擁有50萬會員的加拿大工會組織於周二宣布支持本國推出的“買加拿大貨”政策,稱此舉將促進加經濟復甦,使加與其貿易夥伴處於“公平競爭的環境”。西班牙工業貿易大臣塞瓦斯蒂安上月也督促西班牙人購買更多的本國產品。

  而令人關注的是,這種保護主義情緒已經感染到了就業市場。英國保守黨黨魁卡梅倫就認為,各國在經濟危難的情況下,首先要保護好國民的生存權利。而英國極右翼的國家民族黨更是借機呼籲將外籍勞工清除出英國。法國總統薩科齊則在救助汽車商時要求其承諾不會將工作或生產轉移到國外,並只雇用本國勞工。

  據英國《衛報》11日報道,林賽煉油廠的工人在罷工示威活動中要求首相布朗“把英國人的工作還給英國人”。英國《每日星報》則宣稱,外籍勞工正在侵吞本國人的就業市場;同時,他們在賺取了英鎊之後不在英國消費而是寄回家鄉,對英國經濟非常不利。而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1月底爆發的大罷工中,一些極端工會組織也喊出 “外國人滾出法國”的口號,要求政府把工作機會留給法國人。德國則已經動手裁掉外籍勞工,如寶馬、西門子在裁員時先裁培訓期的員工,再裁短期合同的員工,最後裁長期合同的員工。由於外籍勞工與企業簽訂的幾乎都是3年內的短期合同,他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多國出台限制措施

  由於人力成本昂貴或技術人才短缺,外籍勞工一直是西方勞動力市場的主力。據英國內政部2006年的調查,英國吸收了450多萬名外籍勞工,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9%。法國有外國僑民360多萬,“印度人賣報,非洲人掃街,阿拉伯人做建築,亞洲人開餐館”已成為法國長期以來的街景,外國人對法國經濟的貢獻很大。

  然而金融危機到來後,國內排外呼聲高漲,這些國家迅速收緊了對外籍勞工的限制。據《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政府在去年已經宣布將嚴格控制外籍工人的簽證發放總數,英國工黨還提出移民積分制,希望借此將一些低技術的外籍勞工擋在門外。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德國也要求申請人入境工作前的年收入必須達到86400歐元,而且申請的職位必須是沒有合適的德國或者歐盟人士可以勝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