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評:貿易保護主義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毒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5 10:43:11  


2月13日,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講話。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當地時間13日最終通過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令人遺憾的是,這項計劃還是保留了雖有所軟化但仍帶有明顯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購買美國貨”條款。歷史經驗和經濟學常識表明,面對金融危機,貿易保護主義絕不是出路,而恰恰有可能成為一劑加劇世界經濟困境的“毒藥”。 

  新華網時評指出,從歷史經驗看,貿易保護主義其實什麼也保護不了。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中,美國等國家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引發貿易戰,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最近,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了題為《保護主義最終什麼也保護不了》的社評,以上世紀3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為例,指出保護主義解決不了危機,信奉保護主義的人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商會的布拉多克認為,全球消費者約有95%生活在美國以外地區,一旦其他國家針對這一條款採取報複措施,也只購買本地產品,那麼,首先受到衝擊的就將是美國企業。 

  從經濟學常識看,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落後的思維。發展自由貿易,通過競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益於所有貿易參與方。當然,發展自由貿易需要關注一些易受影響的人群,需要幫助一些行業發展其比較優勢,需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但保護主義卻不是從這些角度出發,其本質是拒絕競爭,試圖關起門來保護少數人的利益。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保護主義注定難以取得成功。 

  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斯托克韋爾.戴最近指出,美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將引發貿易戰,不利於世界經濟復甦,沒有任何國家會從中受益。而日本財務大臣中川昭一則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會對全世界造成負面影響,日本會堅決反對這一做法。在13日西方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召開前,英國和德國官員接受媒體採訪時均表示,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貿易保護主義還將對一些貧窮國家造成災難性影響,使目前的金融危機演變成一場人道主義危機。過去幾年,全球貿易持續增長,不少貧窮國家經濟逐步發展、民眾生活逐步改善。但隨著金融危機持續發展,不少貧窮國家再次陷入困境。世界銀行日前指出,2008年和2009年,全球因金融危機新增貧困人口數量有可能超過2億,今後幾年金融危機還將導致貧窮國家嬰兒死亡率上升。毫無疑問,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但引發貿易糾紛,對國際貿易體系造成衝擊,而且將加劇世界貧困問題,釀成更多悲劇。 

  國際金融危機是一場全球性的挑戰,而務實合作是戰勝危機的有效途徑。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命運已緊緊聯繫在一起,只有加強合作,攜手努力,同舟共濟,才能有效應對危機。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危機關頭越要堅持開放與合作。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會加大危機的嚴重程度,還會使危機持續更長時間。因此,各國要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國際經貿合作,推進多邊貿易體制健康發展,從而為世界經濟早日渡過難關打下基礎。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