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以史鑑今 美國主流媒體呼籲放棄保護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8 15:08:07  


《紐約時報》用這幅漫畫表達一個意思:實行保護主義政策就是自取滅亡。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記者 亦昀編譯報道)在金融危機衝擊下,保護主義在多國皆有擡頭之勢,情況堪憂。不少歐美主流媒體近日紛紛刊文呼籲警惕這種危險勢頭。《紐約時報》7日發表社論,以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歷史為鋻,呼籲奧巴馬政府儘快從保護主義的桎梏中擺脫出來。
 
  社論指出,在全球經濟危機四伏之際,富裕國家理應齊心協力,推出協調一致的刺激經濟方案,維護貿易自由,並向窮困弱小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然而目前美國及一些國家推出的政策,近似於引發80年前那次全球經濟衰退的錯誤政策,世界恐將重蹈覆轍。

  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世界多國實行“以鄰為壑”政策導致經濟大蕭條,乃前車之鑒。1928年,美國提高利率打擊股市投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那些貨幣與金價掛鈎的國家也被迫跟隨美國的做法,致使流失大量儲備。後來各國設置貿易壁壘,結果使危機蔓延和加深,使美國和其他國家增長放緩、出口下降。

  1929至1932年間,世界貿易總額減少了60%;美國和歐洲的工業生產跌幅超過35%;德國失業率高達30%;馬來西亞的橡膠價格下跌84%;阿根廷羊毛價格重挫72%;從1931年開始,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靠舉債為生;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 

  今非昔比。如今企業都建立了全球產銷網絡,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組織,給開放的經濟秩序提供了保障。我們已經從歷史中汲取了一些經驗教訓,但是我們學得還不夠。

  目前,俄羅斯和印度提高了汽車和鋼鐵關稅;世界各地的反傾銷關稅都呈上升趨勢;歐盟重新引入扭曲貿易的補貼政策;美國救市計劃中的“購買美國貨”條款,令人不安地想起了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 

  社論指出,此時此刻,美國應該儘快滅火,而不是煽風點火。美國應該勸說其他國家增加消費--首先是歐盟。美國還必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為那些無力自行支付財政刺激方案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不過在實行這一切之前,奧巴馬政府必須首先把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從保護主義的桎梏中擺脫出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