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華爾街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小的總是美的。當時大公司被金融家收購之後,總會被拆解為若干個小公司,而每一個小公司都將被進行“財務手術”,然後再把這些包裝漂亮的小公司出售給需要它們的人。
金融家通過這樣的財技賺了大錢,它們甚至發明瞭“垃圾債”等一系列杠桿性金融工具,使得兼併、收購在美國1979年到1985年的6年間,達到了瘋狂的程度,同時也培育了博斯基(注:電影《華爾街》中的主角)那樣的金融大盜,以及說不清是英雄還是壞蛋的“垃圾債大王”麥克.米爾肯。
走過那個時代,美國的實業企業消失殆盡,只有諸如GE那樣的幾個巨無霸依然健在,但他們的業務也更多地傾向了金融。2007年,GE的汽車銷售利潤50%來自汽車金融部門。
“金融休克療法”的另一個產物是美元的升值,它一方面阻礙了美國實業企業的商品出口,另一方面為美國企業對外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推動消費品產業開始向亞洲的大轉移,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和東南亞開始熱衷於加工貿易、出口導向性經濟,而且變成了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說教由此甚囂塵上。
一輪大轉移完成之後,美國的經濟動力還剩下什麼?金融、高科技以及軍事工業變成美國經濟的立命之本。除此之外,幾乎所有一般性商品生產均讓位於歐洲和亞洲。今天,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很難再找到標有“MADE IN USA”的一般性商品了。其實,除了金融技術和難以馬上轉化為生產力或民眾消費品的高科技以外,美國實體經濟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取而代之的是不斷膨脹的貿易赤字。到2007年9月底,美國累計的貿易赤字總額已達6.44萬億美元。
美國富有嗎?它當然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富有,但落實到美國的民眾身上,我們將會看到另外的結論。
先來看一組數據:從1971年到2007年,美國企業平均工資從每小時17.6美元降到了10美元;同期,美國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從40:1擴大到了357:1;同期,美國民眾的消費信貸從1200億美元擴張至2.5萬億美元;2007年美國的房地產住房抵押貸款市場規模達11.5 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83%。
這樣一組數據說明瞭什麼?
第一,它說明美國民眾的收入水準在絕對下降,而下降的幅度絕非17.6美元到10美元。因為,每小時平均10美元的工資總額中,少數高級管理人員拿走的部分越來越多,一般員工拿到的越來越少——收入兩極分化。
第二,正如我們經常在美國媒體上看到的那樣:如今在美國找到一份年薪5萬美元的工作可能性已經很小,美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正在大幅萎縮;另外,美國的失業率在不斷攀升,而政府能夠提供的就業職位,也大都是臨時性的低薪工作。
那麼,美國人靠什麼維繫原有的生活水準?答案很簡單:借貸!這正是消費信貸近十年來在美國迅速膨脹的主要原因。美國普通民眾的負債(住房負債加消費負債)共計14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01%,平均每人7萬元美元,而負擔最重的則是低收入人群。
其實,到了1990年以後,美國原本享有高收入的工程師以及高級技術工人,如今已經大量淪為商業的服務員、金融機構的推銷員、各種營業部的櫃檯員,甚至改行成了人體保健員和各色志願人員,這也是服務業佔據GDP80%的美國經濟還能為社會提供的最多的就業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