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資產價值縮水資不抵債 美國技術層面已破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0 16:23:38  


 
  如此迴圈往復,只要美元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永遠不倒、外國政府永遠需要美元儲備,美國欠下的債務就永遠不必歸還。理論上說,是“只需付息、不必還本”的債務,但其實利息也不必付,因為通脹或美元貶值會自然蠶食掉利息率。

  另外,只要國際貿易量不斷增加,美元債務也將隨之不斷增大,這將創造出美國的經濟增長。

  格林斯潘曾經兩次說破美國的債務經濟模式:“美國增加債務能力是全球化的一種職能,因為負債能力的顯著提高與成本的降低以及國際金融載體範圍的擴大休戚相關。”

  這當然對美國有著巨大的好處:不用從事生產又可以獲得遠高於他國的經濟效率。比如貨幣使用效率,對美國而言,花錢買外國人的商品,這是一筆貨幣的第一次使用;發債又把這筆錢收回來變成政府或公司的債務收入,再花出去。這等於一筆錢被使用了兩次。但對貿易對手國而言,賺回的美元又借給美國,對自己除了一點點利息收入以外,別無它用,效率近乎為零。

  可見,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之下,不斷增加負債能力居然已經變成美國對世界的一種義務——一種可以不勞而獲的經濟方式。從這一判斷來看,經濟全球化的另一種解釋就是: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需要通過付出資源和勞動去賺美元,而美國只要印美元(發行債務)就可以購買世界。

  經濟空殼化——培育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大氣泡

  既然靠發行貨幣就可以換回所需要的一切,那美國還有必要自己生產一般性商品嗎?如果美國一般性商品完全自給自足,那美國又何需進口?不進口,美元又通過什麼渠道變成其他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元不能成為其他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國又如何從貨幣發行中獲得好處,其他國家又如何保證貿易的順利進行?

  正是基於這樣的道理,美國變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經濟體。它使得自己的貿易赤字變成了其他國家的必然需求——美國必須在國際市場上大量購買,由此導致大量貿易赤字,滿足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同時,美國的財政赤字也變成了其他國家的必然需要——美國發行大量國債,供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投資。

  要完成這樣一個債務經濟的迴圈模式,美國必須把生產一般性商品的實業企業趕出美國本土,而這件事完成於1971年到1991年的20年間。兩次石油危機過程中,由於石油價格的數倍上漲,使得美國一般性商品生產企業不堪重負,一方面是生產成本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壓低了國民的消費能力。雙向的擠壓,使得企業利潤不斷萎縮。

  這還不算,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中,當油價讓實業企業不堪重負之時,卡特接受了撒切爾一直倡導的“新自由主義”學說,將貨幣政策的四大職能簡化為單一盯住通貨膨脹。

  尤其是里根繼任總統之後,為壓制石油危機引發的通貨膨脹,在當時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主持下,1980年3月廢除了利率上限管制,此後在短短的數周之間,美元利率一舉攀高至20%,而且在高位運行長達五年之久。這正是國際金融史上著名的“金融休克療法”。

  能源成本、財務成本大幅攀升,加之消費萎縮,美國一般性商品生產企業有些倒閉了,有些便加入美國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發生的一輪空前企業兼併、重組、收購狂潮。那時,實業企業實際變成了華爾街金融家手中的玩偶和賺錢的工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