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潘錫堂:陳水扁花招百出 偵辦不可過分樂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7 10:39:51  


潘錫堂:陳水扁已全面向司法、馬英九、與民進黨宣戰。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作者 潘錫堂)台灣特偵組日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150人,分別在扁家、扁辦等27處地點,搜索與公務機要費與洗錢案相關的證據。尤其特偵組除了搜索前““總統府””出納兼扁家帳房陳鎮慧的住所,也以貪污、洗錢被告身分傳她到案,並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由於陳鎮慧長期協助扁家處理財務,涉嫌多次提領公務機要費,存入吳淑珍同學蔡美利家族的人頭帳戶再轉匯海外,而陳鎮慧已坦承是受扁珍指示協助扁家匯款,復以她是公務機要費案、洗錢案偵辦以來,第一位遭到特偵組羈押獲准者,因此不少人咸認案情發展的後續效應將使陳水扁此次難逃司法的制裁。

  案情是否真的如某些人認為的,扁家族的貪腐案件已面臨收網的樂觀階段,筆者持審慎保留的態度。因為陳水扁不斷操弄民粹式的政治大動作,訴求被政治迫害、型塑悲壯的假象,意圖對抗司法。他最近一場的台中“取暖之旅”,場面比過去兩場更激烈,不斷嗆聲“來抓我啊”、“為了台獨,我願被關”、“民進黨軟弱,我願再出來領導民進黨”,又揚言“如果我被起訴,要宣布2012與馬英九選到底”,可見陳水扁已全面向司法、馬英九、與民進黨宣戰。

  從種種跡象顯示,扁在戰略上運用“司法泛政治化”手段,藉由統獨議題與“司法迫害”激起民粹,再以民粹對抗司法;在策略上,則採三種手法,第一種是以拖待變,延宕司法程序;第二種是反守為攻,將李登輝拖下水,打“烏賊戰術”,使綠營投鼠忌器;第三種是訴諸悲情,推責任給吳淑珍,博取同情,何況以吳淑珍殘障之狀況,即使未來被判刑,也可能保外就醫。由此可見,扁到處鼓動民粹,並非為了選舉,純粹是為了要形成外圍壓力,從而嚇阻司法對他的偵辦審理;而扁在這些司法官司的攻防策略上,的確詭計百出、令人防不勝防。尤其類似“以政治包圍司法”的作法,在往昔都曾一再奏效,因此,此次特偵祖最後能否將扁繩之以法,若從目前台灣主客觀環境來看,實在不敢過分樂觀。筆者所持之理由如下--

  第一是,日前吳淑珍第17次不出庭,台大醫院並未檢查珍的身體,也未開診斷證明,只依過去病史,將出庭時所可能面臨的狀況做“描述”,珍的律師竟也作為“請假依據”,而法院也不予“拘提”來維護司法的尊嚴,難怪輿論咸認台大醫院包庇扁、而且台北地院也向扁家讓步。

  第二、近月以來,無論葉盛茂、吳敦義等人如何指稱“檢察總長”陳聰明也涉及隱匿公文及通風報信,陳聰明卻始終未對“特偵組偵辦扁家弊案”主動迴避,“法務部長”王清峰意有所指的說“若是她早就離開了”,對陳之鄙視可見一斑;復以往昔有很多貪瀆、刑事案件,涉案者的情節比吳淑珍簡單許多,卻仍是在辦案初期即被聲請羈押禁見,而吳淑珍卻一連17次不出庭,法院卻依然拿她沒辦法,這些已對台灣司法造成傷害,也對檢察官的獨立辦案是一大質疑。

  第三、目前扁打算無限拉長戰線,準備與司法體系頑抗到底,而社會大眾的不滿與輿論的譴責也不絕於耳,問題是這些憤怒與譴責對扁家弊案並無決定性的影響力,更不能以此作為扁家涉案的司法證據,使得司法程序的冗長拖延,似已無可避免。尤有甚者,現有政府的監督、防弊的功能,似不夠完備,以“監察院”為例,“監察院”本即擁有監督司法部門是否有依法辦案的權力,但日前卻因“監委”約談特偵組檢察官的程序與理由,並不能被輿論所接受,反而被輿論指責是“監察院”“干預司法”,難怪不少人對“依法嚴辦扁案”抱持悲觀的看法。

  最後,儘管也有人認為扁千方百計鑽巧門想躲避司法懲治的機會並不大,未來司法並無“縱放”涉案人的空間存在,但吾人還是期盼特偵組依法論法真的要硬起來,讓絕大多數百姓與輿論認為司法已不再懦弱,而相信自陳鎮慧被聲押獲准起,司法對扁案的追訴的確正逐漸收網中。(作者為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