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兩岸產業分工 台灣才有贏的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4 00:41:15  


馬政府沒有必要因為這些雜音擔擱進度,拖累了台灣的發展。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馬英九上周接連釋出開放12吋晶圓廠登陸、大幅鬆綁企業赴大陸投資40%上限兩項重要政策方向,遭獨派人士強力反對,進而要求須先建立共識才能放行。綠營這項論述是有問題的,馬英九今年三月以壓倒性多數贏得大選,即代表台灣多數人民支持鬆綁兩岸政策,內部既然已有共識,馬政府只要加速推動就對了。

  是否開放兩岸經貿政策,在台灣已經吵了快10年,陳水扁執政之初原也準備適度放行,惟深綠保守派不斷施壓,民進黨政府為選舉考量又回頭擁抱深綠,8年執政一事無成。即使已經敗選,“鎖國”主張徹底潰敗,獨派還是不死心,想要敗部復活。

  獨派反對企業西進的主張,脆弱得不堪一擊,甚至到荒謬的程度。例如,深綠言必稱,企業西進會造成台灣經濟“空洞化”,造成台灣人民失業,還聲稱開放筆記型電腦登陸已經造成數十萬人失業。這種說法,只要稍有財經知識的人都知道根本是胡扯,綠營應該反思,如果台灣政府當時沒有開放筆記型電腦到大陸設廠,台灣整個筆記型電腦產業,大概早就出局了。

  台灣半導體業者從爭取8吋晶圓到大陸設廠,一直到主張12吋晶圓也要去,無非基於商業競爭考量,當對手把生產線移到大陸,取得價格、出貨的優勢,搶佔市場;台灣業者若做不到價格更低、品質更好、更貼近市場,只有等著被淘汰。尤其,在競爭激烈的IT產業,第一名與第二名往往有非常大的距離,沒能搶到第一就是Loser。

  英特爾(Intel)去年確定在大連投資興建12吋晶圓廠後,台灣半導體製造廠商接受媒體訪問時皆憂心,如果政府再對業者限制重重,即使強如台積電,在大陸市場上也會如“義和團對上洋槍鐵炮”,讓台灣業者永遠落後於人。現在馬英九總算是要放行了。

  綠營反對企業西進源於坐井觀天式的想法,認為只要限制企業不能到大陸設廠,把業者都關在台灣,即可解決台灣民眾失業問題。綠色媒體更提出讓人啼笑皆非的說法,認為早年台灣沒有讓企業到大陸投資,經濟表現多好,一開放,台灣的經濟就垮了,整個思維還停留在沒有全球化,也沒有WTO前的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