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正視第三次石油危機 打擊惡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2 00:28:51  


當國際油價飈升至每桶140美元以上時,世界很顯然就已經處於第三次石油危機。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評論員 張沐)被稱爲“石油與天然氣工業奧運會”的第19届世界石油大會新近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閉幕了。包括20多位能源部長在內約4000名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在5天會議期間,圍繞“世界在變遷--爲可持續發展提供能源”這一主題,重點討論石油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和能源供需等問題。

  世界石油大會由世界石油理事會(WPC)主辦,每三年召開一次。WPC的成員代表著全球石油和天然氣95%的産量。幾乎所有行業內重量級人物紛紛露面,包括各相關國際組織以及BP、道達爾、殼牌、埃克森美孚各大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等全球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也分別組團派代表參加本次會議和相關展覽會。

  國際能源機構執行幹事田中伸男在會上提出警告,當國際油價飈升至每桶140美元以上時,世界很顯然就已經處於第三次石油危機。然而,會議結束時紐約和倫敦兩地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均飈升至每桶145美元以上。各方討論的高油價及可持續發展等基本沒得到解决,産油國和消費國間的爭論有增無减。

  歷史的回眸令人震驚,國際油價38年來上漲近80倍。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標價僅爲每桶1.80美元。1973年,全球油價逐步升至每桶3美元。美國不得不放弃履行美元與黃金挂鈎的承諾。當年10月6日,埃及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激怒阿拉伯國家對所有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但禁運維持了5個月就草草收場,而油價最高達到11.65美元,接近4倍。1979年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並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隨之突破20美元。1980年,美國與伊朗軍事沖突“一觸即發”,油價首次突破30美元。兩伊戰爭在1981年初達到白熱化時,油價升至39美元。在油價高漲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下,再加上美英的高利貸,西方陣營控制了一個個對手。從1987年到1989年,日本積累巨額財富、在美國四處收購,美國金融資本做空日本股市、同時刺中了日本的軟肋——石油。

  1990年,薩達姆軍隊入侵科威特,促使油價突破40美元。隨後,美國成功地逼迫日本出錢發動“沙漠風暴”,既控制了科威特石油,又徹底壓服了日本。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國際油價一路峰起。美國放任對沖基金炒作國際石油期貨,任何與油價有關或無關的事件都成了投機者的題材。2005年6月“强硬派”內賈德當選伊朗總統,油價破60美元;同年8月一場“卡特里娜”飓風令油價破70美元;去年9月美國原油庫存减少、美國與伊朗關系緊張,油價達到80美元;今年1月尼日利亞局部暴亂,油價升高100美元;5月5日,歐佩克産油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油價破120美元;6月16日,美元走軟,紐約市場油價創出39.89美元歷史新高;和去年中相比,至今僅1年時間油價整整翻了一倍還多。

  面對不斷飈升的國際油價,越來越多的人將矛頭直指活躍在原油期貨市場的投機炒作行爲。

  今年5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披露,自從美國次貸危機暴發以來,有大批投機資金流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以規避風險。美國衆議院能源商務委員會6月23日報告顯示,2001年1月,紐約商交所原油期貨交易合約中的37%爲“投機交易者”所持有,但到今年4月這一比例大幅攀升至71%。而“商業交易者”所持合約的比例則大幅下降。另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報道,目前進入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約爲2600億美元,爲2003年的20倍。據一家研究公司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進入紐約能源期貨交易市場的投機資金約爲139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都投資於原油期貨。在這部分資金中,有超過一半的比例來自養老金機構,其餘部分則來自投資銀行、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