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台灣要從劣質民主中重新站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6 09:27:06  


民意如流水的現實,足以提醒新政府“治理國政”之不易。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說,全世界有無數可以傳之久遠的政治演說,但這些演說在講的時候,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它的重要性是靠著說的人用後續的政治實踐而附加上去的。這也意謂著對人固然要“聽其言”,但更重要的乃是“觀其行”,言行相符,行多過言,乃成事功。 

  文章說,從“五二○”之後,新的執政者業已就職上路,目前已滿一周。由南韓李明博短短三個月,即由全球超人氣的政治明星跌成群眾惡評的不適任元首。由這種民意如流水的現實,也足以提醒新政府“治理國政”之不易。台灣的新政府站在陳水扁壞政府的肩膀上,對比之下而產生的超人氣其實是短暫的,此後當沒有了對比,這個政府能不能證明自己,才是成敗的關鍵。而由新政府上台一周後的表現。如多名“閣員”的凸槌與支支吾吾;由府內只是在大車換小車這種習慣性的“人格特質”上做文章,由“行政院”首次端上檯面的乃是一千多億補貼縣市這種短線式的策略。我們可能已需要收起那種對新人新政動輒捧場多過鞭策的態度了,台灣股市對新政府好像不怎麼捧場,儘管股市枯榮不是真正的指標,但它有所保留,畢竟還是反映了整體社會一部分的心情,這個新政府將來還有得拚啦! 

  今天這個新政府以二百多萬票的差距勝出,從比較長程的角度來解釋,可以說是台灣民眾對過去十餘年來以“民主化”為名所產生的亂象及倒退,已“受夠了”的心聲之顯露。這也就是說,在歷史的時間點上,這個政府有著撥亂反正,為民主治理再造新模式的歷史任務。所謂的“優質民主”,不只是個空洞的口號而已,它有著太多內容有待填補。 

  文章指出,台灣過去十餘年來,和所有新興民主體制相同,都視“自由化”和“民主化”為神聖的符號,於是許多惡劣的事務遂在民主化的掩護下進入了歷史的日程表內,甚至影響到過去十餘年來的整個政治與社經發展。總結這些亂象,我們可以歸納成下列幾個大項: 

  一、類似於台灣這種社會的民主化歷程,當民主化開始啟動,整個體制從最高的憲法起,幾乎每個領域都會衍生出一個鬥爭場域,在工具性較強的領域如司法、教育、媒體等最為明顯。它造成了意識形態的激烈鬥爭。如何讓司法的公正得以恢復,如何將意識形態扭曲的教育恢復,乃是新政府不得閃避的課題。 

  二、民主化通常也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社會在民主化過程裡會讓強者得到利益,行政官僚體系則在壓力下被迫被動。台灣過去十餘年裡,財政與金融失去了正義,強者莫不以反特權、反壟斷、民營化為名政商勾結,取得利益,成了新特權。而在高科技和傳統這“兩軌產業”結構裡,對傳統產業毫不理會,再加上政策上親資本,台灣賦稅與金融正義也告失落,乃是台灣經濟惡化與社會兩極的主因之一。 

  三、民主化的過程裡,由於強者具有操弄民意的資本,因而遂使得整個行政系統出現階段性的癱瘓,一切都等到民意沉澱後才敢決定俾贏得掌聲;而在台灣的政黨競爭下,甚至出現動輒向民意加碼的耶誕老人政治。這種政治風格在經過多年後,造就政治上“搶短線”的習性。這種習性在兩大政黨間皆無異。 

  四、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裡,由於長程的見解得不到掌聲,而短程的又跟隨民意而搖擺。於是領袖人物的競爭遂被導向到“表演政治”上。今天陳水扁已成下台的過街老鼠,可是別忘了他在崛起前可曾有過超人氣偶像的階段,與扁有關的商品也都賣到不夠。政治人物耽溺於表演作秀,務虛不務實,兩黨只是表演的題目不同而已,本質上則都一樣。 

  五、民主化過程由於和媒體的擴張同步出現。由於媒體創造出了一種“健忘”文化,於是給了善變的政治人物最好的舞台。古典時代要求公眾人物必須前後一致,必須言行一致,這些標準已完全不重要。明暗兩手,反覆善變,鬼扯硬拗則成了常態,甚至還會得到人們的佩服。過去十餘年來,台灣權謀機詐當道,奸巧者反而能得到利益。這情況不也是兩黨皆然? 

  六、上述民主異象,在陳水扁任內可謂已到了集大成的地步。扁政權的表現在準革命政權裡經常可見,這種政權具有“國家機器私有化”的特性,認為政權最大,超過了一切司法立法監察和民間清議。貪腐與權力濫用都在“國家機器私有化”的前提下可以得到解釋。 

  文章說,也正因此,今天台灣的這種民主乃是付出了慘痛代價的。如果新政府只是和扁政府比清廉比節儉,那其實並無太大的意義。台灣從李登輝時代起,就在民主化之名下,使得劣質民主一步步加速走進了日程表。台灣的政治權謀、特權、政治風氣重奢華,大批的新貴都在吃著“國家”,財經政策失去了公平正義,政治人物也喪失了誠信。所有的這些都開始於國民黨時代,而到了陳水扁時代總其成爆發。如果新政府不能對過去十餘年做出徹底反省,並在領導方式,決策思維,用人策略等方面展布新氣象,那麼這個新政府在貪腐濫權上肯定會比扁政權時好很多,但在其他部分則並不必然。特別是台灣在過去十餘年裡,經濟體質日趨惡化,也意謂它抵抗通貨膨漲的能力日趨脆弱,目前通貨膨漲問題尚未引爆,許多漲價因素還隱藏在成本價格和生產價格增長率大過消費者價格成長率的差距中。 

  這也就是說當油氣電等調漲後,才有可能引發更大幅度的通貨膨漲問題,到了這時候,真正的問題才會開始。這也是人們對新政府過分捧場之際,必須格外要有所保留的原因。 

  也正因為新政府繼承了台灣過去十餘年來民主化過程裡所付出的龐大學費,為了未來四年,是對整個民主化的負債問題加以反思釐清,並想出全新的“治國方略”的時候了。至少在新政府上台的這一個星期裡,我們尚未看到這種可能性!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