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處理插圖問題為契機,健全教材編寫糾錯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22-08-29 16:44:47


  8月22日,教育部發布關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的調查處理通報,對有關單位及27名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與此同時,教育部表示,針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教育部高度重視,舉一反三,部署對全國中小學教材教輔和進入校園課外讀物的插圖及內容進行了全面排查整改,確保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符合大衆審美習慣。

  對教材插圖問題的調查處理,體現了教育部實事求是的態度。提高中小學教材編寫質量,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嚴格落實審核制度,健全糾錯機制,并建立開放的教材編寫機制。與此前輿論將關注點聚焦在插圖作者、設計人員身上不同,此次通報處理的人員,主要是出版社與教育部教材局相關負責人。通報稱,“沒有發現人教社相關人員與插圖作者吳勇、教材整體設計藝術總顧問呂敬人之間存在經濟利益輸送問題。”“對插圖作者、設計人員作出相應處理,不再聘請吳勇、封面設計呂旻、呂敬人及其工作室從事國家教材設計、插圖繪制等相關工作。”

  這是根據教材編輯出版流程、審核職責依法依規做出的處理。此前有輿論把插圖問題的責任主要歸為插圖作者、設計人員,其實插圖制作只是其中一環,插圖是否被選用,還需要經過三審三校。不美觀向上、不嚴謹規範、不准確細致的插圖,能最終被選用,這表明審校制度沒有得到嚴格落實,據此,也就要追究有關審校人員把關不嚴的責任。

  三審三校制度,是保障出版質量的基本制度。近年來,一些圖書、學術期刊的內容質量遭遇質疑,就因為沒有嚴格堅持三審三校制度,因人情關系或利益交易降低審校標准,導致圖書、期刊粗制濫造。對於承載重要育人功能的中小學教材,就更應該從嚴把關,不折不扣地落實三審三校制度。

  通報還指出,“內部糾錯制度不完善,對讀者意見不重視,對插圖存在的問題未認真排查、及時整改。”這一版本教材已經使用10年左右時間,也不時有讀者反映插圖問題,如果在有讀者反映插圖不美觀、不准確時,就及時根據讀者的意見,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論證,也能避免發生此次風波。這折射出教材編寫還存在讀者反映意見的渠道不暢通,糾錯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亟待處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