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白鱘的滅絕反映出長江生態環境出現的種種問題。國內通過各類措施加強了對長江的保護,但一些物種已經很難再恢複了。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今年發布的《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藍皮書》也提到,我國先後通過物種及其關鍵栖息地立法保護,長期大規模人工增殖放流,人工群體保育及大量科學研究等,開展專門針對中華鱘的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嚴峻問題,如築壩、航道建設及航運、水污染和城市化等人類活動影響。
包括危起偉在內的科研人員也在努力通過科技手段保留下這些珍稀魚類的“火種”,他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他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了魚類生殖細胞移植技術,可以從雄性或雌性鱘魚中提取生殖細胞,將其移植到另一種魚體內,并在後者體內形成鱘魚的精子和卵子,再通過體外受精,完成繁殖。
“不過,白鱘目前只有標本,沒有活體細胞,無法利用這一技術,我們希望這樣的技術能够幫助其他種群的恢複。”危起偉說。(來源:環球時報 記者:趙覺珵、單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