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白鱘滅絕,要花更大力氣保護長江魚類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21:05:13


 
  包括危起偉在內的學者認為,白鱘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導致其生存環境的變化,例如過度捕撈導致白鱘的食物減少。此外,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也影響了白鱘前往長江上游洄游產卵。

  白鱘滅絕的消息加重了民衆對長江生態保護與物種多樣性的關注,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人關心中華鱘和長江鱘的處境。在IUCN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長江鱘已經被認定為野外滅絕。

  除了長江白鱘,根據IUCN的最新報告,全球現存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IUCN對全球鱘魚的重新評估顯示,世界上剩餘的26種鱘魚物種100%面臨滅絕風險,高於2009年的85%;約2/3的鱘魚種群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在全球範圍內,鱘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野生魚子醬和魚肉的非法貿易帶來非法捕撈,水壩阻斷了它們的遷移路綫,沙石開采破壞了它們的產卵場,以及栖息地喪失。IUCN鱘魚專家組主席艾納•路維表示,“結果令人震驚和悲傷,但卻在意料之中。評估表明鱘魚仍無法摘掉‘世界最受威脅的類群’這一頭銜。”

  危起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必須花大力氣保護好長江鱘和中華鱘。當前,中華鱘經過人工繁育培養,已有子二代了。公開報道顯示,長江近年來一直在開展中華鱘和長江鱘的放流。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累計人工放流約700萬尾中華鱘,長江鱘也有大量放流。不過,人工放流對自然種群恢複的作用仍不明顯,相關機構已連續5年未在長江監測到中華鱘產卵,而長江鱘也由於未能發現增殖放流種群的幼魚而被IUCN評估為野外滅絕。

  長江流域分布著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近年來,中國已經加大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力度,長江開始實行“十年禁漁”。此外,農業農村部也陸續發布《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2015-2030)》《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2016-2025)》與《長江鱘(達氏鱘)拯救行動計劃(2018-203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